陕西凤翔招商招来“铅中毒”

返回

731名受检儿童615名血铅超标 环保部门确认:祸首是冶炼公司

陕西凤翔招商招来“铅中毒”

县政府启动搁浅三年的搬迁,新址仍遭村民质疑

作者:据新华社、《瞭望》 阅读数:0

  近十天来,陕西省凤翔县 “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引发各界关注,凤翔县政府8月13日晚上公布的最新检测结果显示,731名受检儿童中,615名血铅超标,其中166名属中度、重度铅中毒,需要住院进行排铅治疗。

  陕西省凤翔县政府15日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检测确认,东岭冶炼公司是导致凤翔县长青镇部分儿童血铅超标的主要原因,但也不排除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6岁女孩的偶然体检引爆“凤翔铅超标”

  如果不是因为马道口村儿童苗凡的一次偶然检查,长青镇数百名儿童可能还在不知不觉中遭受铅的伤害。

  马道口村村民苗建科的6岁女儿苗凡,在凤翔县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时被诊断为“铅中毒性胃炎”,这一检测结果“引爆”了凤翔县“血铅事件”。因为怀疑铅污染是附近陕西东岭冶炼公司所致,村民纷纷带着孩子到宝鸡市一些医院检测血铅。

  检查结果让人震惊,731名受检儿童中,615名血铅超标,其中166名属中度、重度铅中毒,需要住院进行排铅治疗。

  十天来,在凤翔县长青镇孙家南头村、马道口村、高咀头村,“血铅”这一原本生疏的词汇,成了人们热切关注又忐忑不安的字眼。焦急、气愤、不安、无奈挂在许多村民的脸上。

  “我娃才22个月,血铅含量这么高,你说咋能不让人害怕?”孙家南头村村民李永锋的儿子的血样微量元素检测显示:血铅含量是180微克每升,高于100微克每升以内的正常标准。

  当地最大的招商项目被确认为“祸首”

  东岭冶炼公司被村民普遍认为是“血铅事件”的“祸首”。该公司2006年建成投产,与马道口村、孙家南头村紧邻,部分群众住房与厂房相隔只有百米左右,这曾是凤翔县引以自豪的招商项目,是凤翔工业强县的一大支点,去年这家冶炼企业共上交税收1.23亿元,其中为地方财政收入贡献2400万元,占凤翔县地方财政收入总额的17%。

  日前,环保部门组织市、县监测人员对园区所有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事发地的地下水、地表水、周边土壤、交通干线空气质量,以及东岭冶炼公司排污情况进行了采样监测,共采样69份。

  环保部门根据检测结果认为,东岭冶炼公司是造成这次部分儿童血铅超标的主要原因,但也不排除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陕西省宝鸡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韩勤有说,环保部门下一步将做好以下工作:责令东岭公司停止冶炼生产;督促卫生防护距离内的群众搬迁;要求东岭冶炼公司全面落实整改措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配合省环保厅对长青工业园区的环境影响进行后续评估。

  东岭集团党委副书记赵卫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次部分儿童血铅超标与东岭有一定关系,为此,向血铅超标的孩子及其家长和周边的老百姓表示深深的歉意。企业下一步将配合政府尽快医治好血铅超标的儿童。

  县政府“亡羊补牢”的搬迁仍遭质疑

  目前,凤翔县启动“铅威胁区”居民搬迁工程,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东岭冶炼公司周边长青镇孙家南头村、马道口村的425户居民实施搬迁。 

  长青镇“铅威胁区”居民的搬迁本应在3年前进行。据东岭冶炼公司总经理孙宏介绍,2006年建厂时,他们曾与县、镇政府达成协议,政府承诺3年内分三批将工厂周围500米环评标准范围内的住户全部搬迁。

  令人痛心的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搬迁计划拖延至今。长青镇镇长蒲仪明在县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上解释说:一是因为长青工业园区规划调整,二是因为群众故土难离。

  对此,孙家南头村、马道口村一些村民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如果大家早知道铅污染这么严重,肯定会要求和同意搬迁,有一些困难也是能克服的。没有搬迁的根本原因还是政府部门没把村民的健康真正当回事。

  记者14日上午看到,凤翔县为425户居民确定的搬迁新址,位于孙家南头村一旁的塬上,与2004年因东岭冶炼公司占地拆迁安置的99户群众居住地相邻。搬到这里能否彻底告别铅污染,许多村民表示怀疑。

  孙家南头村村民晁明润说,听说2004年搬到塬上的一些孩子也出现了铅超标,说明那里也可能是铅污染地区,让大家再搬到那里,虽然与冶炼公司的距离达到了一公里以上,但是到底能不能彻底摆脱铅污染,大家还是担心。

  记者采访中,一些面临搬迁的村民希望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对长青镇铅污染的范围,进行科学检测和论证,如果能确定新址完全脱离污染,他们就可以放心搬迁。

  记者15日晚了解到,针对部分“铅威胁区”居民对搬迁新址能否彻底摆脱铅污染的担心,凤翔县政府将于下周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在确保新址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