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卖一吨煤饼,还不够糊口
65岁的老王想歇歇了,开了半个世纪的半山煤饼店要关门了
本报记者 朱杨健
杭州半山路72号工商银行背后,这是一个老半山人都晓得的地方——半山煤饼店。
在天然气代替了煤饼的今天,这个开了近半个世纪的店现在依旧营业着,而且入冬以来生意还挺红火,店里制煤饼的机器轰轰作响,老板开着运煤车去送货……
不过,即使如此,3个月后,它也将悄然关门,因为这是煤饼行业注定的命运。
卖一天煤饼,还不够糊口
门口,“半山煤饼店”几个字在经历过近半个世纪的风吹雨淋后只能隐约瞧见。如今用煤饼生炉子的人,估计扳着手指也数不出几个来。所以许多半山的年轻人很是好奇,店老板每天开着运煤车是给谁送煤饼呢?
记者也很好奇,走进了煤饼店的大门。老板叫王奕理,今年65岁,正忙着铲煤做饼。
问他生意好不好,他说现在天冷属于旺季,很多烧暖炉的要用煤饼,差不多一天卖出一吨,有时候卖出两吨。
正当记者咂舌地说“生意好好”的时候,老王却撇撇嘴:生意太清淡,没法做了。细问才知道,当年也是这个煤饼店,一天的出货量高达400吨!
老王的煤是无烟煤,进货价便是近500元,赚的无非是碾煤成饼的手工钱。他说一吨才回成本,两吨才有赚,别看现在旺季总是进进出出的送煤饼,除去房租、成本,很难糊口呢。
小餐饮店,也转用煤气了
李师傅在半山脚下开了一家烧饼店,烧饼、春卷、油条这类小吃就得用煤饼炉。因为只有用煤饼做出来的味道才够正,于是他就买老王的煤饼,一买买了几十年。
于是,李师傅听说老王要关了这煤饼店,连声说:别关别关,用了那么多年老王的煤饼,货好,人也好啊!
不过,自从煤炭涨价后,很多小餐饮店也开始抛弃了煤饼,转用煤气。老王说几年前一个月还能卖出去七八十吨煤饼,现在旺季也只有一半不到,而且他还得挨家挨户送货。煤饼店早就“老板是他、伙计也是他了”。
“老半山”恋恋不舍煤饼店
孟阿姨喜欢拿煤饼炉子烧水,因为家离半山煤饼店近,每月就去搬几箱子。
“我记得当年买煤饼还是要票的,90公斤那可得是大户人家才分配得到,现在一箱24个煤饼10元,我能烧半个月。”孟阿姨说,人家以为她为了省钱,其实是老习惯,改不了了,用煤饼炉子烧水,舒坦,而且半山煤饼店的煤饼耐烧,几十年下来牌子够硬了。
孟阿姨还开玩笑说,半山一直就这么一家煤饼店,所以想当年还得拍老王马屁呢,能时不时多要几个煤饼。
听说四月份老王要把煤饼店关了,好多居民都挺恋恋不舍。大家都知道时代在进步,大家现在也几乎不用煤饼了,但是感情在呀,几十年了,它一直在那个地方,尽管现在它很破很小……
王奕理无奈地说:“我也舍不得不做煤饼,但过了四月份就很少有生意了,不关了房租负担不起。我年纪也大了,总不能真的一辈子守着煤饼店吧?”
(感谢读者杜正钢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