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亲自送材料到复旦学术委员会,用行动申请启动学术调查
朱学勤:现在不是说的适当时机
昨天上午九点,记者终于拨通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家中电话,几日来,这部电话几成热线。听到“涉嫌抄袭”四个字,朱学勤态度强势,语气铿锵,声音洪亮:“你等等,我过会就要去复旦,把材料交给(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把你的信箱给我,下午我会通过全国主要媒体发表我写的一份新闻稿。”10分钟后,记者再次跟朱学勤电话联系时,他不再是战士的姿态,语气平和,“我现在就要出门了,你们等等吧。”
晚上八点半,当记者又一次致电朱学勤时,他改变了主意:“所有的材料我都交给复旦大学了,但声明今天(13日)暂时不发表了。”“为什么?您有什么顾虑吗?”“不是,我说过会选一个适当的时机发表,但现在不是适当的时机。”
电话里朱学勤的语气平和淡定,没有透露他的情绪。当记者告诉他,很多人写博客对这件“涉嫌抄袭”事件发表评论时,他礼貌地说:谢谢。
回放:抄袭让学者成话题中心
7月8日开始,署名Isaiah的网友连续在清华大学的水木社区等网站发表六篇文章,其中五篇均以《朱学勤——学术界的又一个“汪晖”?》为题,称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根据博士论文出版的《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一书涉嫌严重抄袭。
六篇网文主要集中为两个观点,一是将朱学勤的《阳光与闪电》与美国Dunn(苏珊·邓恩)所著的《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比对,认为朱“抄袭了Dunn的研究成果”、“抄袭了杨小刚的译文”;
二是朱学勤赖以成名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与美国学者Carol Blum的著作《卢梭与德性共和国》部分内容的对勘,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大量或明或暗,或隐或显地抄袭、盗用后者内容,却并未加以注明。
六篇网文让教授朱学勤和打工皇帝唐骏一起在近期涌入媒体视线,成为一场学术打假的新目标。
态度:“我不是第二个汪晖”
和唐骏的态度不同,朱学勤第一时间站出来:“(我)不会像汪晖那样一言不发,不会成为第二个汪晖。”他吁请授予其博士学位的复旦大学与现任教学校上海大学立即启动学术调查程序,并于昨日向上海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递交调查申请。
Isaiah在文中提到的“被抄袭者”杨小刚现供职于《第一财经日报》,昨天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说出:“涉及我译作的部分没问题”。作为《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译者,杨小刚称,2002年,自己在上海大学读朱学勤老师硕士研究生时,朱学勤老师推荐了Dunn这本书要他翻译。上海文艺出版社觉得此书还有点价值,要求出版,并请朱学勤写了一篇序言,这序言就是《阳光与闪电》一文,但后来该序言没有收入该书。“就Isaiah罗列的情况看,涉及我翻译这本书的地方,均不存在抄袭。”“前天,媒体关于此事的报道见报后,朱老师还打电话向我核实过两点信息:《姊妹革命》是哪一年出版、我是哪一年毕业。这些都会作为他声明里的一小部分写入其中。”
杭州学者傅国涌昨天对记者也印证了这种说法:“我第一次看到《阳光与闪电》一文是在《万象》杂志上,当时《姊妹革命》一书并未出版,但我当时已经知道这是那本书的序言。”
纠结:有人站出来“告”,复旦才能查
昨天上午11点,记者致电复旦大学新闻办公室负责人,“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接到学术委员会任何与此相关的启动信息。”该负责人介绍说,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是经过授权的独立的学风建设委员会,属于学术界内部自我管理和评价的机构,相当于行业纠风协会,每年都会启动数次与复旦师生相关的学风调查。启动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有申述人(被抄袭者),二是有举报人。针对“朱学勤涉嫌抄袭”一事,该负责人态度明确:现在我们也欢迎有人站出来告他!
“我们很想马上启动一场调查,可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怎样启动?没有主体。对方是谁?谁来告他?这个委员会是由复旦各院系、各学科德高望重的教授组成,分文、理、医委员会。启动学风调查的基本程序是首先有人说自己被抄了,或举报谁抄了谁,(朱学勤教授一事)现在只是网络议论,很难启动。我们也希望有人站出来,毕竟博士学位是复旦授出的。”
疑问:Isaiah是谁?他还不愿意现身
Isaiah是谁?这一定是朱学勤教授想知道的,对着一位蒙面大侠隔空喊话,想必十分难受又无从谈学术探讨;
Isaiah是谁?这也是复旦大学想确认的,杨小刚说“他没抄我”, Isaiah又不站出来举报,一场学术调查无法启动,看着“复旦博士”这一称号被网络热炒,难道只能坐视?
Isaiah是谁?这也是众多网友关心的。说“汪晖抄袭”,是汪彬彬撰文表达的学术观点,那么Isaiah为什么不能像汪彬彬那样亮出观点的同时也亮出自己的本尊?
Isaiah是谁?昨日本报记者向最先报道此事的《东方早报》记者石剑峰求证,得到的答复是:“不好意思,我答应过,暂时保密。”
综合各方信息,目前我们勾勒出的Isaiah形象是这样的:他是欧洲某大学在读博士。他不是《追风筝的人》的译者李继宏。“Isaiah不是我,文章不是我写的。他是我一个朋友,正在欧洲某大学读博士,他的专业是哲学。”李继宏对某媒体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