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0
阅读数:“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为啥?
习武如光练拳架不练功夫,年轻时还能花拳绣腿,依样画葫芦比划比划,一旦年迈,胳膊腿关节硬了,动作做不到位,一切便都落空。
练功并不简单,至少有两个层次。一是外功,即身体反常规的锻炼,如搁腿拉抻韧带,站桩增强肌力;二是内功,重在精气神的调理,譬如说练“意拳”,人躺在床上不动,“意识”照样可以打拳,以意领气,以气强身。
内功好的人,确实是有的。我年轻时曾跟一位张老师学打太极拳。张老是北方人,个子矮矮的,年逾八十,沉默寡言。时逢文革,习武之人都不敢拉场子教拳。张老师也不课徒,每天独自在公园盘架子,只是默许我跟在身后自学。一天雪后,公园内人迹稀少,我仍冒着严寒赶去练拳。可能是看我心诚,张老破例与我练起了推手。刚一搭手,我便暗自心惊,却原来貌似老迈的张老,其手臂竟如钢铁般沉重,我一个大小伙子,几圈推下来,额头上已是热汗涔涔,偷觑张老,却气息均匀面无异色……自此,我算领教了内功是什么。可惜文革结束后我便赴沪读书,失去了向这位耄耋高人深入请教的机会。但“人不可貌相”,自此便深印在了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