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鸿机:与袁世凯势不两立的军机大臣
1917年春天,一个68岁的老人从上海来杭州旅游。他拄着拐杖,走遍了西湖周边有名的风景旅游点。回沪后,他叮嘱后辈,死后将他安葬在杭州,永远与秀美的湖山为伴。此人就是清末的军机大臣瞿鸿机。
瞿鸿机185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书香门第,父亲瞿元霖官至刑部主事。瞿元霖在任上肝病发作,双目视力减退仅留余光,只好辞官回乡。瞿元霖课子甚严,由于眼疾,他常常将夜半之月误认为黎明晓光,天没亮便让儿子起床读书。瞿鸿机在父亲严厉督导之下,刻苦用功,22岁考中进士并进翰林院任职,不久经考试晋升为翰林院侍讲学士。
此后20余年瞿鸿机曾两充考官,四督学政。晚清科考弊案频发,考官和学政成了油水可观的肥差,瞿鸿机不为诱惑所动,坚持公事公办,谢绝请客送礼,以廉洁扬名翰林院。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至西安。由于当时军机处6个军机大臣中有4人因“庇拳”之罪被罢免, 52岁的瞿鸿机幸运地被任命为军机大臣。
军机处为首者称领军机大臣。当时的领军机大臣是庆亲王弈劻,他既平庸,又贪婪,当权之后就拼命地卖官、受贿。以清廉自励的瞿鸿机对此常有微言,于是士林将瞿鸿机视为清流宗主,弈劻则为浊流的首领。
晚清的这场清浊纷争,由于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袁世凯的介入而更加激化。袁世凯极具野心又工于心计,他靠源源不断的丰厚孝敬,使弈劻对他言听计从,也希望用贿赂的手段拉拢瞿鸿机。由于瞿鸿机任河南学政时与袁的弟弟有师生名分,袁世凯就派心腹向瞿鸿机问安,说他也应该向瞿鸿机递门生帖子,心知肚明的瞿鸿机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敢当!”一计不成的袁世凯,另生一计,表示愿与瞿鸿机结为异姓兄弟,瞿鸿机又以从不与人结拜金兰为由,予以谢绝。后来,瞿鸿机儿子娶妻,袁世凯又送来一份厚礼,瞿鸿机竟原封不动地把礼金退了回去。袁世凯见拉拢不成,只好设法走排除瞿鸿机出局之路。
清浊两派几经较量,由于慈禧太后的态度突然转变,瞿鸿机最终被罢了官。
瞿鸿机为官30年,两袖清风,罢官后“家计顿艰”,生活几近清贫。瞿鸿机晚年旅居上海,1914年4月,作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曾派人携重金,邀请家境不佳的瞿鸿机入京做总统府“资政”, 报纸上还发表了任命瞿鸿机为资政的消息。没有想到瞿鸿机仍然不给面子,拒绝了袁的任命。
1918年3月瞿鸿机在上海寓所去世,享年69岁。今天,在灵隐石笋峰下,永福寺侧的一座圆型建筑及其石碑,就是1919年安葬瞿鸿机的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