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难一爆 7秒搞定

返回

史上最难一爆 7秒搞定

阅读数:0

  本报通讯员 张绘薇

  本报记者 段琼蕾/文 盛高/摄影

  

  63岁的毛康美家住宁波中山东路边的庆安社区,昨天清晨5点多,睡得正熟的她突然感觉床轻微地动了一下,毛康美即刻醒了过来。

  “不过,我一点也不慌张的,知道是马路对面的大楼爆破了。报纸早就登了,社区里也早就通知过了。”毛康美起床,通过紧闭的窗户看到:大楼已经不见了,原来的地方正腾起蘑菇云般的尘土。

  6点05分,毛康美就已跟邻居们站在马路边聊天:“灰尘很快就被打扫干净了呢,交通也恢复得挺快,好象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昨天清晨5点28分,被称为宁波史上最高难度爆破项目——位于江厦桥东的滨江大厦和的宁波一金融大楼爆破成功,启爆直至爆破完毕,仅耗时7秒。

  6点,戒严解除,江东北路、中山东路两条道路均已完成洒水作业,路面恢复洁净,紧临爆破现场的110千伏大河变电所运行正常,居民用电未受影响;燃气在短暂停气后恢复供气;交通恢复正常。 

  爆破现场

  1

  爆破时间提早2分钟

  4点30分,天色仍暗,记者赶到爆破现场时,看到交通民警及保安人员们都已到岗,并在相关路口设置了隔离栏。

  消防车、120急救车、洒水车、铲车、电力煤气抢修车及人员等陆续到岗待命。5点,闪着警灯的汽车拉响警报器,沿爆破现场后方再次巡逻,确认已无闲杂人员,爆破工作进入倒计时阶段。

  5时25分,第二次警报声响起。记者正站在滨江大厦东南面的临时指挥部,此时天色已亮,两栋高楼、以及安置了炸药的结构层已清晰可见。

  负责本次爆破的是深圳市和利爆破公司,总经理张志毅是昨天爆破的现场指挥,他指挥的地点就是在临时指挥部。

  5点28分,他接到了本次爆破的总指挥长,宁波市江东区区长孙黎明的命令:“爆破程序启动!”  

  接着,张志毅冲着对讲机下令:“爆破点火准备!5、4、3、2、1,起爆!”

  对讲机那头的是和利爆破公司的副总经理邓志勇,他正在中山东路离滨江大厦东面不到100米的位置的起爆站等候,接到指令,他马上按下了按钮。    

  只见,被爆破的两幢大楼闪了几道白光,低沉短暂的“轰”声过后,大楼倒地。大楼瞬间坍塌的速度显然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想,很多人都还没来得及按相机。

  爆破预定时间为5点30分。而昨天实际的启爆时间为5点28分,怎么提前了2分钟呀?

  张志毅先开玩笑:“每个人的手表不一样吧,时间自然有快慢。” 

  不过随后他认真地补充说, 5点30分这个时间是预定的,前后差个五分钟也没问题,而当时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昨天这场爆破是否算成功?张志毅很肯定地回答:“非常成功!”

  据最后测算,两幢楼倒的方向是正南偏西8度。张志毅说,这个角度是恰到好处的,因为被爆破的两幢大楼的东南侧就是为江东中心区供电的大河变电所,变电所距离被爆大楼水平最近仅28米。而爆破之后,大河变电所依然安全地矗立着。

  记者后来靠近爆破现场查看时发现,所有爆破后的瓦砾都控制在靠近大楼的两道防震堤里,而此前为了防震,还准备了4道防震堤。

  2

  摄影爱好者记录大厦变迁已半年

  5点45分,记者在警戒范围内走了一圈,发现专程前来围观的市民不少,他们有的在对岸的江厦公园里远观,有的则在附近找了制高点近眺。

  早上6点10分,爆破过去半个多小时了,记者在中山东路上看到,一个背着黑色相机包的人,还在现场拍摄,他叫张忠,是名摄影爱好者,当天5点10分,他就从海曙区开车出发了,结果到了江厦桥东这里就被拦住了,他就选择在了江厦公园里拍摄爆破场景。

  “有点可惜,我还没来得及反应,爆破就开始了!”张忠惋惜地跟记者说,不过警戒一解除,他马上就从桥西奔到桥东,一会用摄像机,一会用照相机。

  虽然爆破时间很早,但张忠说,跟他一起站在江边看爆破的人至少有40到50个。

  张忠透露,他有两名要好的朋友之前分别在滨江大厦的15楼和7楼上班,所以他也会经常去那边看看,半年前,他听说了滨江大厦要被拆掉的消息后,就决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拍点录像或照片,这一组影像资料他取名为《消失的雅戈尔滨江大厦》

  “以前滨江大厦15楼那有一个400多米的平台,只要三江口放烟火,站在那里看最好了,以后也没机会了。”张忠惋惜道。

  昨天晚上,张忠从自己的摄像机里采用截屏的方式,截下了之前的一些资料,发给记者看,里面有完整的滨江大厦和大厦内部的办公室。

  3

  宁波大学力学系学生专程前来观摩

  6点20分,记者在香格里拉大酒店前面的豫源街发现,这里还站了几十个专门赶来看爆破的市民,他们还在讨论着。

  其中,4张年轻的面孔引起了记者注意,一问,原来是来自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的学生。其中一位姓蒋的同学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力学系的,跟着老师来观摩的。

  原来,昨天爆破工作组里有一名工作人员正好是4人的老师,蒋同学感慨说,能来现场学习感觉真不错。

  “城市控制爆破技术,涉及到结构力学、振动力学领域,跟我学的专业有相关,所以在到现场观摩很有意义的。”蒋同学解释。

  问到之前他们有没有判断过哪幢楼会先炸,小蒋说他当时猜测应该是21层的那幢,因为结构复杂些,爆炸点更多,不过现场炸得太快,灰尘也多,他没办法现场验证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