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电扇坏了,有人跑遍老余杭镇找不到一家修理铺
本报送你一张巧匠地图
修小家电、修伞修鞋修手表……请你推荐身边的巧匠,让这张地图完整起来
“磨——剪刀,锵——菜刀!”一阵阵拉长了的叫卖声,忽然感觉把人带回了过去。儿时的记忆里,再熟悉不过的就是这些弄堂里的叫卖声,有磨剪刀的、修手表修电扇的、修雨伞修鞋子的……
家里有个东西坏掉了,走出家门就能找人修好。这样的场面,你还怀念吗?
修个电扇,特意跑到杭州找卢师傅
昨天,网友“蜡样银枪”在微博上介绍了浙大西溪校区里一家维修小家电的摊子,立刻引来无数人评论、转发。
“蜡样银枪”家住余杭,他说,昨天早早来到杭大(即浙大西溪校区),就为一事——家里电扇坏了,可能只是个很小的毛病。但是找遍了老余杭大街小巷,没人愿意修。最后决定来杭州找卢师傅修。
他感慨,以现在的城市建设推进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很多城市都不太找得到一个地方愿意做这样小打小闹的生意了。杭大里的卢师傅可能是整个杭州硕果仅存的,因为他连插座都愿意修。“如果不知道卢师傅,一个电扇就因为很小的一个毛病不得不成为垃圾了。”
专修小家电,一修就修了30年
卢师傅的小铺开在幽静的浙大西溪校区11幢一楼,门口只放了块牌子,上面写着:小家电维修部,电子词典、收音机、录音机、CD机、电风扇啥的都修。
卢师傅逢人都是乐呵呵的。“我在这里修东西的年份,比你年纪还大喽。”卢师傅是金华人,1981年就到杭大修东西了。一开始是修手表,后来有顾客拿来收音机,他就修收音机,再后来修电风扇、CD机、复读机、电子词典,三四年前还开始修手机,桌子上放了四五部手机,其中居然还有一部iphone手机!我问卢师傅,怎么连手机也会修。“拜师傅学的呀!”卢师傅真是与时俱进。
不过卢师傅修的最多还是小家电,维修台上有四五个CD机,是浙大幼儿园送来修的;一堆手表,换电池、换表带的;电风扇、电热水壶、电子词典等等。
来找卢师傅修东西的几乎都是浙大的老师、学生以及从这里毕业出去的学生或者他们介绍来的朋友,反正都是老顾客,最远的从临安、富阳赶过来。这些杭大的老学生进门就说:“哎呀,卢师傅你还在呀……”卢师傅每修一件东西一般价格是10元到20元不等。“我会跟他们说的,如果修的费用太高就不划算了,不如买个新的。”
卢师傅说,他这个小小的修理部之所以能坚持30年,是浙大给予他优惠的房租价格。如果按市场价交房租,他估计也坚持不下去的。
各种小物件各种修,看看杭州巧匠地图
“蜡样银枪”的电风扇在卢师傅这里修好了,可是大家家里也许还有很多小物件坏了,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修。为此,记者整理部分杭州城里的能工巧匠。
修拉链:位于海潮路99号,一家很小很小的路边店,上面写着“拉链医院”,一般衣服、裤子、皮包的拉链都能修或换。
修鞋:武林路狮虎桥路交叉口有一个鞋摊,鞋摊主人是一对老夫妻,已修了N年了。铺子很简陋,用木头和广告纸凑合着搭建的棚子,地上摆着大大小小的零件箱。鞋子修得很不错,同事摄影包的背带也在那修过。
修鞋、修伞:朝晖二区家政市场附近,有一家修鞋、修伞的铺子,铺子主人是个大伯,到朝晖二区菜场、家政市场附近问一下,大家都知道的。
修伞:林司后有一家修伞的,从凤起路拐进去后,大约走50米,右手边就能看到一个修伞的窗口。这个铺子不是开在临街的店面房里,只是临街开了个窗口接生意。修伞的大伯是天堂伞厂退休的,毛能干的。
改鞋:秋涛路168号有一家改皮鞋的小店,店主潘仲瑜是一位手艺很好的皮鞋师傅。小小的门面,连个店名都没有,却不断有顾客慕名远道而来。皮鞋修改,皮具修补、保养、改色,是小店的主要业务。潘师傅能把5000元的LV的高帮板鞋改成低帮的,还会做仿UGG的雪地靴,给褪色的阿玛尼包包做皮具保养。潘师傅17岁就进杭州市童鞋厂做钳帮工,通过自己摸索、学习,精通制作皮鞋的一系列程序,22岁开始便自己开店了。
磨剪刀:文二路新华书店西侧的文北巷里,高水明师傅每周日上午在这里磨剪刀。高师傅是1992年从张小泉剪刀厂退休的,退休后就过起了走街串巷的磨剪刀生活,只有周日上午在文北巷固定磨剪刀。
换拷扣、毛衣修补:吴山路平海路口,丁群师傅每天在那里修补毛衣、换拉链、换拷扣。
修钟表:武林路420号花店旁,店主冉德明师傅的修钟表历史“源远流长”,是上世纪80年代杭州最早一批修表师傅中的一位。一些在商场配不到或价格昂贵的原装电池,他这里也有,而且价格也便宜。
如果你们身边也有这样的能工巧匠,不妨推荐一下,也许是路上一个流动且又相对固定的磨剪刀铺,也许是某个修鞋铺,或者某条巷子里的修高压锅铺……大家群策群力,一起绘制隐藏在杭州弄堂里的巧匠图吧,让坏了个小零件的东西不再直接扔掉,绿色环保,毛毛生意汇聚成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