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炼

返回

试炼

阅读数:0

  前情提要:“我在十五岁到十六岁之间,反复做过一个奇怪的梦,一个不普通的梦。我看到石头的地面,古老的铜色木头廊柱和两边雕花的窗,走廊非常深。我在梦里走着走着,忽然发现,前面没路了,我到了走廊的尽头,那里有一扇门。门内有一个骷髅一样的老人,追得我慌不择路。醒来后,妈妈说,我梦里见到的走廊、房子,原来是外婆家的老宅。”后来,我在家里找到外公的日记本,发现外公记了一些神秘的事,还留下一本《天镜之册》。

  翻着《天镜之册》,很多东西在脑海里,如同被天火烧尽的野草在春天复苏过来,或者说,重新附上魂魄。周围是慢慢聚拢过来的恐惧,刚才的每幕就像慢镜头一样舒展开来,带着略微发皱和发黄的纸脚,是很湿漉的片段。

  光线还来不及照亮整个世界,所有的推理都穿不透浓重的雾气。

  外公的手稿,每一页,每一天几乎都是相同的重复,就像我们每天穿上校服,背上书包,目光茫然地朝着一个地点走去,没有什么理由,没有什么意外,没有什么惊喜,当然也没有什么精彩。

  根本没有什么线索,倒是外婆一直在摇椅上发出吱吱的声音,似梦非梦地说:“阿铭,不要看这本书啊,就是这本东西害了我们一家啊……”

  我好像悟到了什么,我一直在前面的日记里徘徊,却忽略了这本书的最后一面。

  我迅速翻到最后一页,末页用很特殊的材料制成,摸上去粗粗糙糙,在被阳光穿透的瞬间,我隐约看到了用油墨撰写的痕迹。

  是很突然的笔迹。

  在每一个撇捺下,笔划都被很刻意地收回,字迹在纸张上晕染出浓重的墨色。

  我把书朝着太阳,留在纸上的秘密,终于在眼前出现。

  “夜的凝序。”

  夜的凝序。记忆就像整个被唤醒,绿色从大脑的边缘烧过每个脑细胞。

  妈妈说,在老宅的最里面,有一个房间,那是外公临死前空出来的,里面堆了很多东西,房间名字就叫夜的凝序。

  好像很多故事都在老宅里,好像很多记忆都在这个雨水充沛的季节,慢慢苏醒。

  夜的凝序。这个看似很美的名字,在它的背后,到底镌刻着怎样的故事,这些故事到底和我的梦会有怎样的牵扯?

  我觉得,我应该在一个恰当的时间,踏进老宅,去外公的密室,找到这个秘密。

  我想,是时候去寻找答案了。

  和老妈费了一番唇舌,我飞到老家。在正午,一天最炽烈的时刻,踏进老宅。

  脚踏在破旧的地板上,发出吱吱的声音,有时候偶尔踏在地板的断层上,会突然有一种被地下的力量沉沉拖下去的感觉。

  无力挣脱。

  仿佛时间流动到这里,就开始变得缓慢。黏稠的大河卷动着比黑暗更深的颜色朝老宅的深处汹涌而去,淹没过阳光,淹没过岁月,淹没过年华,淹没过生命。

  所有的景物,所有的视线,根本没有随空间的改变发生略微的变化。好像在梦里一样,我在这个逼仄狭长的走廊里像是要殆尽所有的生命。只是我现在每一步都无比踏实地踏在地板上,吱吱的声音还证明我在这个世界上存活。

  这,不是梦。

  我一直向前,一扇门突然横亘在我面前。阻断了下一秒想要进行的动作。

  就像是梦的循环重复,我又一次站在这扇门前面,只是不同的,我现在是在一个完全真实的空间做着无比真实的动作。

  如果真的和梦符合,那么门的后面会是那个老人。

  门没有上锁,我轻易就推开了一条缝。

  门把手上没有什么灰尘,好像有人每天在这里打扫,在门的上面我还隐隐看到了发亮的门牌:夜的凝序。

  只是,小时候就听说过老宅已经很久没有人进来过,更不会有人每天刻意擦洗,这扇门干净得诡异。

  我呆了一下,很多想法都断在这扇门里面,要答案,我就得往里走。

  侧过身,我从推开的地方硬生生挤了过去。

  房间里和门一样,干净得要命,书架也很整齐,摆在房间四角,没有一点凌乱,更没有废宅的感觉。

  我走到书架旁,拿下一本书,还没打开,听到身后“咯咯”响,被推开一条缝的门,正缓缓自动打开。回声在房间被无限放大。

  这多像一个鬼故事。

  我强作镇定,“你出来吧,我猜到是你了,不用躲了。”

  从旁边书架后面,慢慢走出一个人,样子和梦里的完全相同。

  他说:“哈哈,真不愧是我的外孙。晨铭。”

  “你为什么在这里,还在10年前骗我们说在车祸中死了?”

  “这是一个秘密,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他笑着说,“还有,晨铭,现在你把我当成敌人,你只有战胜我,才能继续去探寻秘密。”

  “你会对你的外孙动手吗?”

  “如果有必要,我想我会。”

  《天镜之册》里说,“非奇才不能观。”这难道就是对奇才的试炼?

  我手无寸铁,又不像外公学过法术,只好蛮来,像一头愤怒的公牛,用尽力气朝外公冲去。反正我相信他不会伤害我。

  可是,当我撞在他身上的时候,犹如撞在一堆棉花上,他一下把我推开,我重重摔在地上,嘴角裂开了一个口子。

  外公从旁边捡起一把剑,扔到我面前,笑着对我说:“你敢吗,就用这把剑来打败我,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你敢吗?”

  我敢。

  杭州景华中学九(3)班 高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