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寄宿学 校,一床难求

返回

都市家长工作忙,每晚和孩子见不上面,与其交给保姆不如托管给学校

杭城寄宿学 校,一床难求

校长专家大多不建议家长“扔包袱”
决定读寄宿学校前,先看看自己孩子是否足够独立开朗

作者:本报记者 沈蒙和 袁春宇/文 梁津铭/制图 阅读数:0

  舍近求远要送孩子读寄宿小学

父母工作太忙,没法照顾孩子辅导功课

  在某大集团做营销主管的孙女士,前几天召集了一群“闺蜜”帮她参谋,因为她女儿今年要上小学了。

  她想让孩子上寄宿小学,打听杭城哪所学校最好,谁知这群号称育儿专家的闺蜜一致反对,“孩子这么小,就全寄宿,你舍得啊?”

  孙女士却是决心已定,“没办法,单位工作每天都要拖到很晚,还要经常出差,与其晚上时间交给保姆,不如交给学校老师来管,更放心”。

  孙女士想让孩子住校的念头由来已久,因为她觉得孩子从小独立性很强,小学住校一点没问题。闺蜜们担心的“亲子沟通”,她觉得只要双休日用心陪陪孩子,也就行了。一顿茶喝下来,家住钱江新城的她,定下了孩子今年的升学目标:去城西的绿城育华小学。至于交通什么的,一概不考虑。

  升学季到来,像孙女士这样一心想让孩子住校的家长还挺多的。

  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校长骆玲芳向记者讲起前几天她接到的一个匪夷所思的咨询电话:“我的孩子下半年要上小学了,是你们学校的学区,但是我更希望他读民办——由你们学校出师资的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假如我放弃家门口的公办,可以确保我进民办吗?”

  两所学校的师资一样,这位家长为什么要放弃公办去读民办?事后,骆校长了解到,这位家长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辅导功课,选择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看中的恰是该校区实行的寄宿制。

  记者在钱报家长会小学QQ群里问了一圈,发现住校的支持者的确很多。

  家长会成员“轩妈”,家住余杭,自己和丈夫在杭州市区工作,顾不上接送儿子上下学,更别提辅导功课了,只好放弃了家门口一所口碑不错的公办小学,去年替儿子挑了寄宿制的民办小学。她告诉记者:“我当时想,与其把孩子托给保姆,不如托给学校来得放心。儿子小学一年级就寄宿,真的是我们做爸妈的没办法。儿子开始哭了两个月,周一上学都是哭着去的,我特别心疼。所幸后来学校换了个校长,住校生活有趣了,他现在很愿意住校。现在想去他们学校寄宿,一般还进不去,因为大家都想去了。”

今年预约的住宿床位已开始告急 杭城中小学一年仅能提供3000多张寄宿床位

  孩子那么小,家长们都忙着送他们读寄宿学校。今年读这些寄宿学校,难度怎么样?

  本报记者多方打探,杭城目前能提供小学和初中入学就寄宿的学校有近20所,小学寄宿名额能提供1100多个,初中寄宿名额能提供2500多人。尽管报名还没开始,但一些口碑好的寄宿制学校,预约的住宿床位已开始告急。

  小学提供寄宿的,选择面比初中要少一些。热门的如绿城育华小学、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和崇文新班级实验小学等。

  杭州育才外国语学校校长胡爱玉说:“我们往年有80%学生寄宿,今年新生寄宿率估计在50%左右。因为这两年寄宿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床位不够了,只能从一年级新生开始控制。”

  杭州市崇文新班级实验小学,本部不提供住校,但要求住校的孩子实在太多,前几年和莫干山外国语小学联合办起德清寄宿班,每年招4个班,杭州的孩子要占到6成以上。

  初中提供寄宿的更多,城西的选择面较广,有绿城育华初中、英特外国语学校、公益启正中学、钱塘外语学校等,城北有文澜中学、康桥中学等,像康桥中学每年约200个床位,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选择寄宿。城东下沙有东南中学等。城中学校因身处闹市区,往年很少招寄宿生,今年像启正中学就首次开出寄宿班。

  杭州启正中学校长欧自黎告诉记者:“自从国有民办转制后,杭州民办学校锐减,更多家长不得不跨区择校,孩子上下学接送成了问题。我们学校位于市中心,但也有许多学生家住滨江、半山、下沙,走读确实很不方便。今年学校扩大成两个校区(一个在光明巷,一个在孩儿巷),计划招生10个班,挤出2个班80个名额招寄宿生。”

  绿城育华学校(中学)副校长孙卓人说:“根据近期家长的咨询情况,预计今年学校新生的寄宿率将达到史无前例的85%。”

  民办公益中学今年计划招8个班左右,但因为床位紧俏,住宿名额约100个,不到新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将主要用来照顾外地生。

  打“寄宿牌”的以民办学校居多,很多校长私底下给记者掏“心里话”:在公办不能择校的背景下,今年寄宿制的民办学校招生,会比往年更热。而学校要吸引优质外地生源,能否住校也很关键。在个别民办学校,杭州以外地区的生源已经接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