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春 本报记者 冯怡 文/摄
■热身WARM UP
上期《尚周五》六一特别策划中,我们找到了一个玩长尾夹的玩家。本期,又有两个玩回形针的小姐妹要来挑战。
其实,对孩子来说,玩具可以是生活中的寻常小物,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正是从这些小物中发展而来。奢侈的迪士尼和玩具反斗城,未必能有这样的性价比。而在整个玩乐过程中,家长的融入变得非常重要。
TVB的经典句式,早前在微博上被炒得极火。但除了这些被用烂的台词外,TVB剧集中有一种极温情的细节——亲子DIY作业,为人父母的一定不能忽略。
记不记得TVB40周年台庆剧《通天干探》里有这样一个情节,父母离婚后,跟着妈妈生活的乐乐,因为没有父亲帮手完成学校布置的亲子手工作业,连续几日堵气不说话。类似的桥段,不止在TVB的电视剧中有,在不少欧美影片中也常常出现。
这几年,家长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内地学校里一度被冷落的手工课也再次得宠,不少课程还引入了亲子合作的理念。本期《尚周五》特别对话浙师大儿童教育专家邵玲珠:小鬼越来越爱DIY手工,家长和学校该如何引导?
■课前指导GUIDANCE
这次参与亲子教育对话的,是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儿童艺术教育系副主任邵玲珠老师。
《尚周五》:你认为,手工活动可以提高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
邵玲珠:适度的手工美术活动,可以培训孩子的动手能力,促进大脑发育;可以培训观察力,孩子在生活中发现有用的东西,在制作过程中关注细节,这些都需要观察力;另外,利用废弃物品二度创造,还可以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当然,创造力、想像力是最主要的,特别是对低龄的孩子来说,注重这些方面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尚周五》:手工活动中,家长和老师要怎样引导?
邵玲珠:小孩子自己很少有意识主动去利用废旧小物完成DIY手工作品,这需要家长和老师有意识地引导。
首先,要养成二次利用的习惯,有些幼儿园老师让家长买这样买那样,其实并不是最好的。现在很多食品、礼品都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这些包装纸、包装盒、家中的旧杂志,都可以收集起来,作为手工作品原材料,同时也让孩子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
其次,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性,有些材料有棱角、有毒,就不适合儿童使用。
再有一点就是要注意启发孩子在创作时的灵感,有时可以通过改造改变原材料的形态,比如用卷、撕等方式处理旧纸张。我们要在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避免变成垃圾的堆砌。
《尚周五》:亲子合作,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帮助?
邵玲珠:亲子合作,在手工美术的教育中是有益的,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孩子在二次创作的过程中,在改造原材料的过程中会遇上一些困难,以孩子的能力可能一下子无法完成,这就需要家长帮助。比如改造较厚重的材料,需要爸爸帮忙。
另外,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也有好处,孩子的很多脾气习惯都是从小受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孩子可以从妈妈那里学到细致、有条理;又比如,孩子的注意力不容易持久,家长的参与可以帮助孩子坚持到作品完成,有始有终;当然,全家一起完成一件作品,还给家长一次与孩子相处、沟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