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数字报

返回

阅读数:0

  实际房价比网上申报价高了8万

  购房者小徐郁闷了:又“乌龙”了?能不能严肃点啊

  新杭州人小徐(化名)7月底购买了一套关注很久的楼盘,没想到付了定金的第二天,他发现购房价比透明售房网的价格高了近8万元。他仔细一对比,发现不止他这一套房源,很多房源价格都比透明售房网的价格要高。

  小徐很疑惑,难道是开发商公然违规卖房吗?

  该楼盘位于城北板块,上半年曾经以9980元/平方米的起价打响该板块降价头一炮,同时为自己积攒了足够多的客户群,小徐也是其中的一个。7月21日该楼盘再次开盘时,小徐选中了3幢一套89平方米的房源,单价14445元/平方米,总价约129万元。

  第二天他这才发现,自己定的房源,透明售房网上显示为121万多元。

  小徐向业内人士打听了一下,得知售价低于透明售房网的审批公示价是正常的,但高于审批价,开发商必须重新向物价局申报。他还找到了相关的规定:2011年5月1日起,《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指出,杭州市所有商品房销售实行一房一价,销售同时必须公布房源价格,同时各开发商可自行降价,但涨价必须重新申报。

  小徐先是问了杭州市房管局,答复是价格由物价局来定的。小徐又对比了杭州价格网上的公示价,发现这个价格与他购买的房价相吻合,公示时间为7月18日。就在小徐问了房管局之后的第4天,透明售房网的数据出现了调整,和之前杭州价格网上公示的价格一致了。

  该楼盘开发商有关负责人表示,之前透明售房网上公示的价格为6月份申报的价格。7月初,开发商对房源价格进行了重新申报,拉大了不同户型间的价格差,并非所有房源都涨价,有的涨了有的降了,还有的没有变动,单价平均上涨了几百元。7月17日,物价局审批出了新的价格,18日公示在价格网上,19日房管局备案,20日透明售房网应该更新数据,但是由于网络维护,一直到25日才进行数据更新,造成了购房者的误解。

  虽然这解释小徐也能理解,但心里这个结,还真难解开。

  本报记者 赵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