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美丽“心脏”

返回

钻入下水道,看别样面貌

城市的美丽“心脏”

阅读数:0

  本报记者 杨元/文

  郭涛/摄

  龙应台曾说:“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个小时,因为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能看出它的真面目来。”

  7·21北京暴雨事件,让人们开始关注那看不见的城市——下水道。

  下水道,被看成“一个城市的良心”,和城市的地标建筑物不同,它承担着减少城市洪水发生,保证交通和居民生活的重要使命。

  在不少国家,下水道系统是他们的骄傲,甚至“下水道旅游”已发展成为非常独特的产业,他们有专门的下水道博物馆、科学馆等旅游景点,展示着一颗颗美丽的“心脏”。

  一些曾去下水道转悠过的游客向我们分享他们的经历,看看他们眼中对下水道的别样理解。

巴黎,有世界首座下水道博物馆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1862年发表小说《悲惨世界》后,巴黎不久便出现了下水道旅游。在19世纪,法国人就流行潜入下水道系统探险,于是巴黎水务当局干脆开放这一地下设施,让公众知晓巴黎地下系统的运营。自1892年,游客就开始坐观光车参观巴黎下水道。随着时代发展,水务部门更是专门开辟了下水道博物馆。

  分享者:郭涛

  那时我在法国留学,看法国电影常有下水道场景,于是去参观了巴黎的下水道。

  下水道的入口很普通,就如同一个平常进入地下道的楼梯。但进入之后,才发现仿若进入了一个迷宫。

  巴黎下水道是世界上惟一可供参观的地下给排水系统,进入下水道第一印象是它的气势。它距地面不算深,下二十几级台阶就到底了。但里面像防空洞一样,高两三米,宽处如同地面上的街道,站在干道上往前看不到尽头。它又像一个大隧道,干道两旁有复杂的支道,横向的,纵向的,通向地面的。

  据导游介绍,下水道四通八达,熟悉的话可在里面走很长的路,不走重路回到原出发点。那么,清洁工如何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呢?他们想到最简单的办法,给下水道标街名,和路面上的街名一样,只要熟悉巴黎街道,清洁工是不会迷路的。但对游客来说,有街名而无参照物,不辨东南西北,是很难将下水道街名和路面联系起来的,拐几个弯后就会感到如入迷宫。

  今天的巴黎下水道总长超过2300多公里,包括了主干道和两侧通道,共26000个出口,遍布全市。大部分出口较小,需要攀援而上,有一些可走楼梯上到地面,还有的出口在塞纳河两岸,开门就进去了。这么多的出口给工人工作提供了方便,也让一些聪明的强盗有机可乘。西方电影常有这样的镜头,强盗打劫银行后,从下水道跑了。现实生活这种例子也有好多起,德国、法国都有。曾有一伙惯盗,遥控指引送赎金的人在街上绕了很多圈后,将赎金放在一辆空面包车上,跟在后面已经晕头转向的警察开始监视这辆车,但半天没见人来取钱。等他们冲上车看个究竟时,才发现车下正是一个下水道出口,车经过改装,惯盗早从下面取走了钱,又沿下水道跑得无影无踪了。

  巴黎下水道博物馆只是总长2300多公里的巴黎下水道极短的一段,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全是货真价实的下水道工人。里面陈列着清砂船等一些清理下水道的道具,和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图片。在专门用于游览的小船和马车上,身着白色服装的导游向参观者讲解。按照博物馆发言人的说法,这里“非常有格调,拥有漂亮的排水管”。

  在博物馆中有一条特定的参观路线,参观的终点还有一部视频点播机,其中一段视频讲述了一位女性在卫生间不小心掉落一串重要的钥匙后,下水道工作人员快速找回失物的过程和方法,这让我非常惊讶。

  当然,你还可以买个纪念品,如果你对毛绒绒的灰耗子不那么害怕的话。

  参观攻略:下水道导览入口位于阿尔玛-玛索站(Pont de l'Alma)南端,在夏季周六至周三11时至17时开放,成人3.8欧元,孩童免费。

大阪,下水道的污水可以养金鱼

  大阪坐落在淀川下游两岸的大阪平原上,濒临大阪湾,市内河道纵横,水域面积占城市面积的1/10以上,有“水都”之称。1972年7月,一场暴雨袭击了这座城市,这场被称为“大东洪水”的水灾给当时正埋头于经济发展的日本敲响了警钟,大阪市在灾后开始完善自身的下水道系统。人们意识到内涝的主要原因就是下水道系统的排水能力跟不上暴雨所致,于是建造了许多巨大的“超级管道”。

  分享者:喜行于摄

  两年前,我在日本大阪参观了一个“大阪下水道科学馆”,当年说是科学有点故弄玄虚,但最近的暴雨事件,让人不得不重新反思对下水道的理解。

  大阪下水道科学馆位于一幢6、7层高的大楼里,里面的东西还真不少。总体感觉是日本人把“水”当成一个系统来考虑。为了增添下水道科学馆的趣味性,人们可以走进通过晃动的探险车和影像踏上逼真的地下探险征程,还可以通过放映3D影像的水下电影院进行虚拟体验。其中,负一楼是地下探险,不仅可以通过“地下的河”魔术剧场了解,更能透过地下探险号深度体验,了解大阪市的15处地下河川,并尝试下水道漫步。在水的奥秘展区可以使用装置验证水的科学现象。此外,还有健身、下水道问答实际感受污水变清水的“废水处理的原理”、利用处理过的废水及其热能的恒温植物园……在日本,下水道作为一个系统的科学在研究,人们也很在乎天气变化对下水的影响,教会人们如何应对雷暴雨天气。

  场馆的外围就是污水的处理厂,一片的大管道,乍一看好像石油炼化厂。其实里面都是货真价实的“污泥浊水”。走进处理区,基本闻不到臭味,管道的周围还有鲜花陪伴。

  为了展示污水过滤的成果,在污水厂的旁边还有个绿色的公园,园中修了一条小河,流淌的是处理后的“污水”。“污水河”的黑鱼白鱼,欢蹦乱跳的。

  我想,日本人做事比较认真,喝茶弄出个“茶道”,拳打脚踢弄出个“武士道”,所以不难理解下水也要讲究一个“道”字。

  参观攻略:大阪市下水道科学馆免费参观,场馆有中文介绍,阪神本线“淀川站”下车后步行7分钟、地铁“野田阪神站”下车后步行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