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数字报

返回

作者:◎高仲泰 阅读数:0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至1948年1月,荣德生卸去一切职务,对总管理处进行改组: 任命荣尔仁为总经理,荣伊仁为副总经理,荣毅仁为生产部经理,唐熊源为财务部经理,荣研仁为国外部经理,荣尔仁兼总务部经理。

  日本人对身旁的这家中国的纱厂是很不舒服的,也是虎视眈眈的。

  1927年申四搁浅时,泰安纱厂的日本人见机会到了,便串通银行、债主,又对申四厂方威胁利诱,企图鲸吞申四。

  当时荣宗敬出于民族大义,力排众议,调来头寸帮助李国伟渡过难关,从而保住了申四。

  抗战开始,泰安纱厂被国民党政府接管,更名为“军政部纺织厂”,并迁之重庆。

  由于由军人主管,外行管理,很是不善,加上机器维护不当,一味糟踏,所以长期亏损无盈,成了一个包袱,当局也例外标价出售。

  李国伟记着旧账,恨透了日本人当年的得意和凶相毕露的嘴脸,不惜代价参与竞拍,志在必得。

  荣鸿元也想买下来。但最后还是李国伟成功了。荣鸿元心里有点失落。

  不料,李国伟接下来做的事很漂亮,他将这家纱厂改组成“渝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后,便请荣鸿元当董事长。

  荣鸿元大感意外,他没想到李国伟花了大价钱标购的泰安纱厂会奉送给自己。

  李国伟说,申四以前两次死而复生,全赖宗公大力扶持。否则,申四早成了日本人的网中之鱼。宗敬伯伯的恩德,国伟没齿难忘。

  原来李国伟对荣宗敬当年的这个情,一直铭记在心,非报不可。

  李国伟感恩图报的做法让荣鸿元十分感动,也博得了岳丈荣德生的赞许。他对荣尔仁兄弟说:“国伟用心良苦,饮水思源,实在可贵。我和你们大伯最大的愿望,就是你们兄弟能同舟共济,合作无间,这么个大家族,误会是在所难免的。船上的夫妻吵架无宿夜之仇,船头吵,船尾和,我们荣家也是艘大船,大家都乘在一条船上,应该有风雨同舟的精神,有了芥蒂,也要像船上夫妻那样,涣然冰释,彼此不得耿耿于怀,要有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的雅量。国伟就有这个度量。”

  荣鸿元感激之余,也不甘落后,也大规模地扩充产业。

  1946年年底收购安徽芜湖裕中纱厂,1947年3月又圈收与申六相邻的国光印染厂,并入申六,接收后即行开工,申六改称为“申新纺织印染第六厂”。

  和宋子文合伙买下上海最大的堆栈——原属英商所有的隆茂栈后,又利用一部分栈地作为厂址,移拆申六、申七部分机器,成立了鸿丰纱厂。

  与此同时,又标购了大中华鸿丰面粉厂。

  此后又创办鸿丰铁工厂、鸿茂仓库、建新航业公司等,其魄力不亚于其父荣宗敬。

  荣宗敬当年曾一口气兼并东方、三新、厚生等纱厂,震惊大上海,“商场拿破仑”之鹊名从此而起。

  荣德生在荣家实现大一统的计划及荣尔仁的“大申新计划”暂时无可能实现的情况下,现实地作出新的安排,着手对自己所控制的企业进行了新的分工:

  次子荣尔仁,主管申新二厂、九厂;三子荣伊仁(荣一心)和五婿唐熊源主管申新三厂、合丰企业公司及公益工商研究所;四子荣毅仁、六子荣纪仁、七子荣鸿仁主管茂新各厂;五子荣研仁,主管天元公司上海贸易分公司。

  至1948年1月,荣德生卸去一切职务,对总管理处进行改组: 任命荣尔仁为总经理,荣伊仁为副总经理,荣毅仁为生产部经理,唐熊源为财务部经理,荣研仁为国外部经理,荣尔仁兼总务部经理。

  荣德生不挂名了,不是由于廉颇老去,对于他来说,老去的是廉颇,老不去的是少年狂。要是没有绑票的遭遇,他还是想狂一下的。

  在被绑之前,他还像当年读《美国十大豪富传》时那样在事业上具有少年般的梦想和狂放,荣家人的血液中都有着这样的特质,荣宗敬比他更狂放更豪迈。

  在荣德生年轻时,曾做过一个美丽的梦。

  梦境中梅园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聚宝盆,在盆中盛开着一对莲花,忽儿长到天空,顿时云蒸霞蔚、龙骧鹤峙。

  这是个吉梦,醒来后,荣德生心中激起不复静止的涟漪,梦使他激情陡增,对创业的前程信心更足。

  申新三厂的“四平莲”商标设计就是来自于这个奇异的梦。

  他有着他的雄心,要将梦变为现实,不仅仅一个申新三厂,整个荣家的产业就是一朵芬芳的祥云环绕的四平莲!被绑票时,虽已到古稀之年,但他还在继续追逐他的梦。

  这个梦就是他的“天元计划”,另创一个规模宏大的企业集团,取名“天元实业公司”,由自己任总经理,七个儿子副之。

  荣德生还提出了公司的基本方针:专营实业,兴办包括采矿、冶炼、水泥、机器制造等重工业工厂及麻纺、棉纺、丝织、毛麻丝交织和面粉、苞米粉及其制品等轻工业,并将虚业投机列为禁止之列;厂址选择接近原料产地,以保证交通运输便利;工厂管理采取工人自治制;注重培养人才,推行技术培训;扩充发展,注重量力而行,万勿猛进。

  (精彩下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