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船制作技艺传承新生

返回

让古船制作技艺传承新生

作者:□■华舒琳 阅读数:0

  灵桥镇是著名的造纸之乡,沿江的乡镇使得船只成为运输土纸流通的主渠道。造纸业的发达兴起,带动了水上运输业的发展,于是,船只制作也日趋兴盛。富春江上,百舸争流,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船只的制作技艺日趋精湛,名声远扬。

  富春江上行船(木质)历史悠久,赫赫有名的可上溯至三国时代东吴皇朝的东吴水师,富春江畔也曾是战船的制造地和练兵场。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所率领的船队、船匠中也不乏富阳人,可谓船史悠远。富春江也因此造就了一批造船匠,东洲学校沙村张幽松自其祖父、父亲起就颇有名气,由于技艺精湛师徒众多,富春江行船多为张家所出,名躁一时,极具影响力。他们运用精湛的造船技艺造出了不同样式、各具功能的船,如官船、货船、客(渡)船等。

木船制作难度大,技艺失传很无奈

  生于清光绪末年的张幽松从13岁就随祖父、父亲学习造船,一生以造船为生,名声很大。吕荣堂是张幽松的大徒弟,他自1941年开始学习古船制作技艺,是当时的造船高手,享誉富阳。他便是现在的省级木船制作技艺传承人吕解和的父亲。灵桥木船制作技艺传承形式为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师傅言传身教,徒弟在师傅指导下实际操作,从简单的工序做起,边摸索边领悟,日积月累,掌握一整套造船技艺。

  “造木船靠的就是经验,没有图纸,没有资料。”吕解和对笔者说道,“建造木质帆船是一门较难掌握且学徒期较长的手艺,一般需经过十多年学习才能单独从业。造船所用的木材、帆、桅都很有讲究,完全靠心算,造出来的木帆船其载重吨位误差不能超出10%。一艘船需要花费10多个工人1个多月时间才能修造完成。”如今,整个富阳能单独建造木质帆船的人已经没几个了,62岁的吕解和算是这些人之中最年轻的一个。对笔者讲述这些时,吕解和的语气中透露着一丝无奈与伤感。

  吕解和12岁随父学习造船技艺,15岁能造渔船,20岁开始造各种木船。1986年,吕家办起王家宕船厂,15名工人学习古船制作技艺。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全钢质船替代了人造木质船,木船制作市场遭到冷遇,木船销路几乎断绝,举步艰辛,难以为继。此外,加上木船制作工艺较复杂,技术难度较大,习艺周期长,体力消耗大,年轻人不愿意学,因而技艺难续。这整套船制作技艺,如不加以保护,有失传的危机。

爱船之心难割舍,重拾技艺造船模

  “我今年已经62岁了,从12岁起就开始学习造船,整整50年,这辈子除了造船也不想做别的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木质船逐渐被淘汰,1991年他开始建造半铁质船,1994年开始造全铁质船,但是简单的钢构船让吕解和更加怀念纯手工的木质船。为了留住传统的古船制造技艺,2005年,他与同村老船匠陆茂忠一起重拾起当年的手艺,自购材料,花费两个月时间,按富春江古代货运帆船的真实形状制造了一艘仿古工艺帆船模型。这艘长2.5米,宽0.6米的“东吴号”船模,深受市民的喜爱,最后赠予东吴文化公园作为纪念,受到了游客的一致好评。

  吕氏古船制作以杉木、樟木、松木、棉布和桐油为材料,经过5道主要工序,制成古船。制船的工艺流程为:1、放样(计算料量、取料);2、锯板;3、造船壳;4、凿船缝,然后用桐油、石灰、麻筋搅拌均匀后塞在船缝内以防漏水;5、用生桐油油漆2—3遍。

  “虽说只是简单的五道工序,但是其中的小工序却是复杂琐碎的,各个方面都要非常准确、精密,每一部分的木质要求也不一样,像底板要松木,旁板要梓木,内肋要檫木,过海梁要柏树……”吕解和一讲起木船制作便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绿眉毛海船,就是宋代起,富春江上官家或者商人用的出海船。富春快板是明代起,富春江上行驶的官船。又称开梢船,每日往返杭州一趟。橹弹头海船就是东吴官船,古代东吴起,富春江上官家或者商人用的出海船。还有船上的这些图案也不是随便能画的,像江船船头画太极图,海船船头两侧做上‘眼睛’,这些图腾都有祛邪保平安的作用。”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吕老先生时不时地会追忆下当年几百里富春江上白帆片片的盛景。船夫的号子和纤夫的吆喝声构成的一幅幅繁忙而美丽动人的运输画面。“当年富春江上白帆片片的胜景已经不可能再回来了,现在的小孩儿都没机会真实地感受那种景象,了解那段历史。如果再不造几艘古代船舶,以后的小孩儿就再也看不到曾在富春江行驶几千年的古代帆船是啥模样了。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船模来让孩子了解各种类型的船舶,体验下帆船的魅力。”想来吕老先生最看重的还是希望这种古船制造技术能够被人们所重视,能够得以保留。

古船技艺要保护,文化传承好形式

  灵桥木船制作工艺独特,传统制作技艺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技术依据,现代造船技术难以替代。木船制作工艺是不可多得的精湛技艺,是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木船是富春江文化的历史见证,保留传承木船制作技术是“打造山水文化名市”的需要。它是极具潜力的旅游资源,增添富春江的风情,供游客观赏游玩、拍照留念,为富阳成为著名旅游热点增加砝码。

  为了让古船技艺不断延续,吕解和将其向产业性发展,所有古船模型除了展览外,也进行生产零售,推进人们对古船的认识和了解。3年前,由于自己的个人兴趣,吕解和还制作了西洋船模,进一步推广市场。

  2009年,灵桥木船制作技艺被评为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受到了富阳市政府的重视。据市非遗中心徐顺发主任介绍,市领导今年分别对保护和利用木船制作技艺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当地政府也非常支持,灵桥镇长孙燕清也表示,对建造古船展厅和作坊提供全方位支持。

  富阳市文广新局非遗中心对此项非遗项目的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要求推进木船技艺的传承普及和利用;为传承人做好服务性工作;建设木船制作技艺陈列馆;对非遗项目进行产业性保护,这将是文化传承的最佳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