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四百万的兰博基尼送外卖

返回

牛,四百万的兰博基尼送外卖

披萨店老板说,就开张这几天打广告赚赚眼球的,不真送

作者:     本报记者 王舒畅 文/摄 阅读数:0

  都说下沙牛人牛事多,还真是。

  这两天,浙江传媒学院生活区对面一家披萨店门口的一辆香槟色兰博基尼“火”了,原因是兰博基尼的引擎盖上,贴上了一大张披萨外卖宣传单,宣传单上写着披萨店名以及免费的外卖电话。

  几百万的兰博基尼用来送外卖,你见过吗?

  这不,网上也炸开了锅,有人询问这车停在哪,外卖又在哪;有人顶礼膜拜,说这简直是高富帅开的披萨店;还有人说如果是兰博基尼来给他送外卖,他保准天天买。

拉风兰博基尼,回头率百分百

  昨天,记者找到了这辆停在路边的兰博基尼,果然,引擎盖上贴着大大的海报,香槟色的车身,在空地上特别显眼,每个人走过都忍不住停下来看看,回头率可谓是百分之百。

  这里是传媒学院生活区附近,特别热闹,几个男生正好经过,看到这辆车立刻停下来,交头接耳讨论起来,还有人拿出手机来拍照。

  记者也八卦了一回,查了一下,这辆兰博基尼型号是LP640,价值起码超过四百万。

  这辆车真的是用来送外卖的吗?那这披萨得多少钱呀,吃得起吗?开店的老板得是什么样的高帅富呀。

  很多人都觉得挺好奇的,不停地在店门口张望,但又不好意思进去问老板,在那里来回徘徊。

老板其实蛮低调,这车就停两三天

  进店里面和老板一聊,更是大跌眼镜,其实老板并没有想象中的高调,至少相比门口的拉风名车,他显得低调多了。

  老板小周是杭州人,今年6月刚从澳洲留学回来。他告诉记者:因为之前在澳洲曾经加盟过一家披萨店,得了不少经验。现在回国,就想自己创造一个披萨品牌,开家披萨店。

  小周看上去像个学生,但一说起话来倒挺成熟的,而且话不多。

  因为有不少朋友曾经在下沙大学读过书,都说下沙学生多,市场大。于是小周就决定先在下沙干起来,选好位置,筹备了一个多月,上周六,披萨店正式开张了。

  朋友们也都来帮忙,这辆拉风的兰博基尼就是朋友开来给他捧场的,在店门口停两三天,赚赚眼球。有很多人提议为什么不开出去溜一圈,多拉风,也刚好赚人气啊。小周摇摇头,说那样太夸张了,开店还是要慢慢来吧。

轿车送外卖倒是真的,因为电动车来不及买

  所以呢,这辆兰博基尼只是“挂牌”,并不“出车”哦。

  指望着兰博基尼来送外卖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但是据小周的朋友爆料,虽然兰博基尼并没有开出去,但这几天送外卖,开的确实都是轿车。

  原因也不是为了吸引眼球,只是披萨店刚刚开张,外卖专用的“小毛驴”还顾不上买。小周不好意思笑笑,说这几天暂时用代代步,以后肯定还是用电动车的,哪能天天用轿车送。

  虽然很多东西还没到位,但看得出小周干劲满满,做披萨也是亲自上阵。他说,披萨的肉类和芝士都是澳洲进口的。开业以来,他们发传单,在微博上搞优惠互动,还去周边的几个大学开展试吃活动,反响都很不错。

  小周说:“在国外,披萨店一般都只提供外送服务。但这在下沙不太可行,所以还是在二楼设了座位。兰博基尼是朋友闹着玩的,别太在意了,总之请大家放心来吃披萨吧。”

湾南过渡房东南角 半截电线挂空中

  网友“大能猫小白免大灰狠V”@钱江晚报今日下沙:

  湾南过渡房东南角十字路口,北向南方向有根电线落下来了,对过往的车辆有较大安全隐患。

  本报记者李佳珊核实报道:

  记者联系了网友“大能猫小白免大灰狠V”。他姓陈,就住在湾南过渡房内。陈先生说,他在上周六早上看到有一根电线从上面一直挂到了马路上。

  上周日下午,他再次经过时,发现那根电线被人剪掉了,但仍留着半截挂在空中。“路人虽然不会碰到了,但是大货车经过,还是有可能会碰到。万一电线有电,岂不是很危险。”陈先生说。

  记者昨天来到现场,看到了陈先生描述的那半截悬挂在半空的电线。随后,记者打电话询问了杭州市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热线96110。接线人员说,如果是电力的电线,就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是弱电的电线,就相对安全一点。

  下午,杭州电力局城东供电局的工作人员回复说,这条线确认不是电力线。“电力线都起码有大拇指粗,一旦断裂或者有人剪切,他们的检测系统都会收到信号。目前他们还没有收到这个信号。”

  电信部门的工作人员回复说,经过确认,这条线也不是电信的。

  华数也已派工作人员前去检查。

  至于这条线到底属于哪个部门,目前还不知道。记者提醒一下市民,如果看到电线挂下来,不管是电力线还是弱电线,都不要擅自去剪切它。可以拨打杭州市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热线96110,将详细的地址告诉他们,96110会将情况转告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大北社区英语角,有场糖果之约

  前天下午,文汇苑小区的电子阅览室里可热闹了。这是大北社区和杭州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一起合作,开设的英语角,每个星期日下午两点到四点,英语系的大二大一学生就会来教社区的小朋友们学英语。

  下午两点钟,小老师们都到了,小朋友立即活泼起来,急忙拉自己的老师过来坐。六年级的小乐洋更是害羞地从书包里拿出苹果来送给老师。“这是我第三次来。第一次认识小乐洋的时候,她很内向,讲英语也不愿意大声。但是现在和我可熟了,还会和我英语对话呢。”大二女生小季说。

  有些低年级的小朋友比较调皮,志愿者们开始也是很苦恼。“他们一般都学了一会,就想站起来玩玩。单词发音教了一遍又一遍,但还是记不住。后来我们几个人想了办法,就是带糖果。”

  之后每次来,每个志愿者小姑娘的包包里,都少不了几袋糖果。到了课间,老师就会拿出自己的糖果,然后让小朋友们互相交换。果然,小朋友和老师有了“糖果”之约后,显得格外认真。

  一年级小莫的爸爸说,虽然和家教的形式差不多,但小朋友似乎更喜欢这里宽松的氛围。每次2点一到,小莫就会自己背上英语书,来阅览室。他说,自己不懂英语,现在多亏了这些负责的大学生呢。”小莫说老师很好,还可以交换糖果。看来小老师们的糖果真是俘虏了不少小朋友的心啊。

  大北社区相关负责人说,这是第一次和大学生合作创办英语角。这个活动会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社区也会及时听取建议,做好调整,让社区的小朋友们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本报记者 王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