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 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子
阅读数:0
赛金花幼年被卖到苏州的所谓“花船”上为妓,1887年,邂逅了回乡守孝的状元洪钧。洪钧对其一见倾心,遂纳为妾。此时,恰逢洪钧奉清政府委派出使欧洲,赛金花陪同。
赛金花之所以享名南北,与“状元夫人”的称号从事社会活动有关。她不仅见过德皇威廉二世和皇后,还见过“铁血宰相”俾斯麦。在她的回忆中,俾斯麦和她握手时“当面赞扬我一句‘美丽’”。
旅欧三年,她学会了德语、英语的日常对话和西式礼节,喜欢着男装骑马上街,时人称她“赛二爷”。
回国后不久,洪钧病逝。她在上海设了书寓。开书寓,要求精通弹唱,懂得应酬交际规范,书寓的陈设装修也要高雅讲究。比如《海上花列传》里的长三书寓。后来经朋友介绍,她北上京津,开了“金花班”。
田沁鑫曾在采访中,提到她对赛金花的还原:很白,皮肤粉嫩,神态妩媚,会说很多种语言,外加娇嗲的苏州话打底,所以她肯定是交际场上的名流。
“她为什么把书寓开在二马路而不是四马路?是因为二马路有银行和商家,不像四马路是完全的风月场所,她的书寓也不是赤裸裸的皮肉生意。”
关于赛金花的传奇中,有很大一部分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有关,但史料上并无记载,就连瓦德西的传记中,都只字未提赛金花。
“赛金花,依我看,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子。”刘半农的学生、著名明清史专家商鸿逵回忆写《赛金花本事》时说:赛金花的文化水平不高,略识文字,不能执笔作书。“可是她颇健谈,操带南音的京语,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善饮酒,量颇不小。我见着她的时候,已是花甲之岁,望之犹如四十许人。记得刘半农先生向余上沅(戏剧家)说,看这个女子当是清末时期的标准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