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两非”,昨天打响第一枪
首日共查获31辆非法车辆,拘留1人
昨天下午开发区集中整治“两非”车辆的战役正式打响。所谓“两非”,是指非法上路和非法营运。开发区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陈平荣介绍,除了打击非法上路和营运的残疾车,开发区整治的重点主要是电动正三轮、超标两轮电动车、无牌无证的小轮摩托车以及外地牌照的二轮摩托车。
为响应杭州市统一行动,开发区管委会成立了“两非”车辆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整治行动由交警、治安、运管、城管等部门联合出击。
德胜路海达路口、下沙路和睦港桥路口、德胜路文海路口等辖区8个主要路口,“两非”车辆出入较多,联合行动组部署了56名警力在各路口设卡展开集中整治。在这样一个下雨天,交警部门共查处31辆“两非”车辆,并拘留了一名非法上路的燃油三轮车驾驶员。
昨天下午3点,开着电动正三轮送煤气的李师傅被执法人员当场拦下。李师傅的车上装着8个煤气瓶,准备送到松合社区的。经检查,李师傅的这辆车没有任何牌照,只有车辆合格证和当时的购买发票。
“这种车是根本不可能上牌的。”执法民警吴剑告诉记者。将车辆扣留后,民警给李师傅出具了强制措施的凭证,告诉他15天之内要开发区交警大队进行处理。
现场的李师傅显得有些无奈。他说自己四川人,在下沙帮煤气站送煤气,一瓶可以赚4块钱。“我这辆车是一年前买的,花了两千多,还带着4个电瓶。”记者从该车出厂凭证上看到,此车由杭州电动车业有限公司于去年1月18日出厂的。
“这种可以装货的正三轮车价格不是很贵,速度也挺快,因此很多人明知不能上牌还要去买。”吴警官告诉记者,仅下午3点到5点,德胜路海达路口整治点共查获6辆正三轮、4辆外地牌照的两轮摩托车、1辆超标电动车和1辆无牌无证的小轮摩托车。
在德胜路文海路口,从海宁骑摩托来下沙的罗林也被交警截获。没有牌照,也无法出具行驶证、驾驶证以及车辆保险。“我有行驶证的,只是没带在身上罢了!”他说。执法交警陈浩给他拍了照,并扣留了车辆,要求他15日之内到交警部门处理,该补办的牌证要补办,同时依据最低交强险的两倍进行处罚,还要扣分。在文泽路二号大街口,记者看到,65岁的余大爷车子被扣留后,十多只饮用水桶无法搬运,警察用公务车辆将他连人带物送回了暂住地。
据介绍,此次“两非”车辆综合整治行动将持续到明年的3月10日。分集中攻坚阶段、常态管控阶段和巩固长效阶段。今后,除了道路上,在医院、市场、商场以及各类车站,甚至外地人集中居住的小区,执法人员都会展开地毯式巡查,确保“两非”车辆在开发区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