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 事物都有两面性

返回

【为学】 事物都有两面性

阅读数:0

  当时学校里一片混乱,课也停了,正好空出大把时间,我就躲在里面看书。

  记:都说大学里金融系的男生最受欢迎,哲学系的男生最不受待见,您读书那会儿是这样吗?

  夏:那时我还算是受欢迎的那类。我本科读的是政治经济学,主修国际法。

  记:那后来您怎么会转向研究西方哲学?

  夏:毕业后我留校任教,被选派到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研究了两年马克思主义哲学。

  1954年,我回校后开始负责恢复哲学系的工作。

  那时主要分中国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两个方向,研究西方哲学要读大量原著,我大学里主修国际法,英语基础还不错,之后进修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又是俄语授课,有语言功底,年轻人的思想又开放,学校就决定让我来研究西方哲学。

  记:当时西方哲学的研究现状怎样?

  夏:一片空白。

  当时西方哲学史的授课内容,只限于从古希腊、罗马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现代西方哲学部分,被视为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哲学,成为禁区。

  记:文革期间,您也因此受到批斗?

  夏:那时候我被套上了“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

  但事物是有两面性的。

  此前,学校刚成立了“英美文化研究中心”,购进一大批现代西方哲学书籍,当时学校里一片混乱,课也停了,正好空出大把时间,我就躲在里面看书。所以,我很多现代西方哲学理论,其实是那时候开始积累的。

  记:现代西方哲学研究是什么时候解禁的?

  夏:真正解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1980年春天,当时西方哲学的学术界还是万马齐喑,但我还是鼓足勇气,一口气写了十几篇论述现代西方哲学的文章,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在《光明日报》上,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当时,国家也有意识地开展现代西方哲学研究,教育部委托我办了两期全国现代西方哲学教育培训班,还委托我编写《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现代西方哲学的高校教材。

  在那时,现代西方流行的几十个哲学流派,近百位哲学家的学术思想,才得以全面深入、系统地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