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权威机构确认:桑黄能抗肿瘤

返回

世界权威机构确认:桑黄能抗肿瘤

作者:方芳 阅读数:0

  2011年,一名日本男子一年里两次打“飞的”到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购买野生桑黄。这一消息经媒体后,杭州肿瘤病人服用野生桑黄的越来越多。现在,每天都有不少人到杭州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北京同仁堂、种德堂等著名国药老字号购买野生桑黄,大家对野生桑黄的评价都很高。

  今天,我们要告诉大家一个全新的消息:来自美国的世界权威性机构的研究表明,桑黄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美国权威机构对野生灵芝评价很高

  江苏科技出版社最近新出版的《传闻和真相》,是美国纪念斯勒恩一凯特琳肿瘤中心的医学科普宣传材料汇编,其中涉及到大量草药的评价。书中介绍,成立于1884年的美国纪念斯勒恩一凯特琳肿瘤中心位于纽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著名的肿瘤研究和治疗中心,该中心的许多治疗肿瘤的方法和观点,都是被全世界认可的,198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获得者瓦慕斯先生就来自该中心。2010年,他出任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所长。

  书中提到,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在过去的10年中,检验了53000余种天然产品,包括全球25个国家的36000多种植物,常用中药几乎全被他们认真研究过。

  下面是这些美国医学专家对灵芝、桑黄(长在桑树上的灵芝)、桦褐孔菌(西伯利亚灵芝)的评价:

  灵芝:“灵芝含有称为β-葡聚糖的复合糖,它会阻止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

  桑黄(长在桑树上的灵芝):“一些实验室研究显示,桑黄抑制肿瘤生长。报道了少数肝和前列腺肿瘤缓解的病例。”

  桦褐孔菌(西伯利亚灵芝):“桦褐孔菌是在俄罗斯发现的,研究表明,它的成分可以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并能刺激免疫系统。”

  可见,美国权威机构对野生灵芝的评价还是很积极的。

  桑黄是怎么走红海外的

  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植物学组研究员吴声华博士发表在2012年的《食药用菌》中的一篇文章,介绍了桑黄的历史与现状:桑黄最早的药用记载较明确,为1380年前唐初甄权所著《药性论》,还见于唐朝官方编修药典《新修本草》,是妇科用药,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也载有桑黄疗效。

  200年前,日本人就了解桑黄。二次大战投掷的原子弹,导致日本广岛和长崎地区罹患癌病例增加,又发现疏散移居到长崎女岛的居民,服用岛上种桑养蚕盛产的桑黄,罹癌较少,于是开始研究桑黄的药用价值。1968年,日本学者报道,桑黄的肿瘤抑制率高达96.7%,是受测菇类中最高的,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毒性。

  桑黄特殊的作用被发现后,日本汉方制药公司津村悄悄在中国境内收购桑黄,目前这样的收购还在继续。

  1992年,桑黄进入韩国G7国家研究计划,1993年获韩国卫生部批准为抗癌药物。2000年,桑黄科技成果获颁韩国科技大奖。

  桑黄制品目前在韩日价格昂贵,日本津村生产的桑黄子实体超微粉末胶囊,零售价为每瓶3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2000元左右,价格是我国的10倍。

  野生桑黄集中分布在黑龙江省东部乌苏里江与兴凯湖之间,数量有限,目前基本上被日本商人收走。东北的长白山林区、哈尔滨与吉林市之间的老爷岭、张广才岭也有少量出产,西南各省也有少量的桑黄。桑黄生长周期长,要长成适合药用的大小,需要20至30年的时间。由于桑树本来就不多,加上20多年来外商需求量大、价格高,我国目前的桑黄天然存量已经极少,东北地区该资源已经无法恢复。浙江产桑黄极少,媒体对桑黄的报道,导致杭州周边桑树上的桑黄遭到毁灭性采挖。

  国外客人来杭买桑黄,引发桑黄热潮

  桑黄的研究目前是世界性热点。2006年8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报道称,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华裔科学家陈昌炎发现,将桑黄的抽取物加入治疗肿瘤的药物中,可提高该药治疗前列腺肿瘤的成效。

  “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国药号,每天要接待很多外国游客。2010年,来了一位日本客人,指定要买野生桑黄。2011年5月,这位日本客人第二次专程飞来购买桑黄。据他的翻译介绍,该顾客专程到杭州买野生桑黄,是用来救他患肿瘤的弟弟,上一次购买了半年的量,服用后效果很好,这次打“飞的”再来。

  经媒体报道后,市面上“桑黄”满天飞。对此,我省唯一的国家级中药师徐锡山教授说,桑黄只有生长在桑树上的才珍贵,采集不易,目前只在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北京同仁堂、种德堂有正品。桦树、松树、杨树也会长,但那是杨黄、松黄、桦黄,不是桑黄。生长在不同树种上的灵芝,外表看看差不多,但不能保证安全。

  徐锡山教授建议市民,要到杭州著名的国药老字号去购买桑黄,而且必须听中医师指导,将几种灵芝配伍后才能服用,切忌擅自服用。杭州一对夫妻到西南某省旅游,买回一包野生灵芝,服用后胃出血,经抢救才脱离危险,这是深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