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心信之旅”看点丰富
中韩自贸协议谈判近期有望突破
中方支持“首尔进程”成韩国福音
半岛局势是重要议题
韩国总统朴槿惠27日上午抵达北京,开始了今年2月就任总统后首次中国之行。韩方将朴槿惠本次访华行程定义为“心信之旅”,意为“真诚沟通和增进互信的旅程”,这也反映了朴槿惠希望通过此次中国之行,增进与中国领导人的互信,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在人民大会堂同朴槿惠举行了会谈。两国元首就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在朝鲜半岛局势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习朴会”谈了些什么?朴槿惠此访意义何在?在半岛局势出现缓和势头,朴槿惠又开始访华的节骨眼上,朝鲜突然发表声明,谴责韩国公开2007年朝韩首脑会谈内容,美国卫星图则显示朝鲜又启动了新隧道施工,朝鲜这些动作意味着什么?
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请他为我们作解读。
朴槿惠重视此访体现在哪?
随行经贸团“史上最大”
金灿荣认为,鉴于朴槿惠“中国通”的个人形象,她此次访华势必会对中韩关系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韩关系将会更加成熟,更加稳定”。
而这种成熟和稳定,在经贸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
金灿荣说,此次随朴槿惠访华的经贸代表团被韩国媒体称作“史上最大”。据韩国官方公布的名单,这个经济使节团的人数为71人,而朴槿惠5月访美时随行企业家也不过52人,2008年中韩贸易最火热的时候,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首次访华经贸代表团也只有30多人。
这个团包括了韩国经济界最有影响力的官员和企业代表。其中,韩国总统府青瓦台发言人金杏26日特别介绍,执政党新世界党议员郑梦准和赵源震将以“特别随行人员”身份陪同总统朴槿惠。其他经济代表头衔也不小,其中包括4个经济团体会长:大韩商工会议所会长孙京植、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会长许昌秀、贸易协会会长韩德洙、中小企业中央会会长金基文。另外,各大企业领袖也来自韩国最具垄断性的大型企业:现代起亚汽车集团会长郑梦九、LG集团会长具本茂、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现代集团会长玄贞恩、浦项制铁株式会社会长郑俊阳等。
“如此庞大的经贸代表团,显示了朴槿惠对中韩经贸关系的高度重视,”金灿荣说,“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习近平主席与朴槿惠总统的会谈中,双方强调,要尽早达成一个互利共赢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确保如期实现双边贸易额2015年达到3000亿美元的目标。”
中韩自贸协定何时可签?
谈判近期可望取得突破
金灿荣认为,双方的会谈,应该会对中韩自贸协定起到推进作用,“谈判在近期有望取得突破。”他表示,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韩自贸协定谈判不仅能为中韩经贸合作实现新的质的飞跃奠定坚实基础,还将为两国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带来新的机遇。
中韩自贸协定谈判于2012年正式启动。
目前,韩国是唯一与欧洲和美国市场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的亚洲国家。若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达成,韩国将成为全球唯一与欧洲、北美、东亚三大洲主要经济体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国家。
此外,习近平主席与朴槿惠总统在会谈中,还同意延长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期限,探讨扩大本币互换规模,深化金融货币合作,共同防范国际金融风险。
“习朴会”韩方有何成果?
“首尔进程”获中方原则支持
据新华社报道,在“习朴会”中,朴槿惠还介绍了韩方“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习近平予以赞赏和原则支持。
“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又称“首尔进程”)是朴槿惠在5月访美期间首先提出的一个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构想,意在缓和该地区的紧张关系。她主张韩国、中国和美国等六方会谈与会国首先从气候变化、反恐和核能安全等非政治领域议题进行对话,逐渐增进区域内国家之间的信任,随后再将在这些领域的合作扩大到政治和安全领域。
朴槿惠访华前接受《中国日报》书面采访时曾表示,东北亚地区存在一个“亚洲悖论”,“一方面,各国之间在经济方面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但另一方面,领土主权和历史遗留问题给这一地区带来了紧张。因此,合作的潜力并没有被完全挖掘。”
基于此,她提出了“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按照朴槿惠的说法,该构想建立在韩美牢固的同盟基础上,旨在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这一构想包括三大愿景,即构筑朝鲜半岛和平与统一基础、建立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合作体系、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贡献。
“对半岛局势来说,朴槿惠提出的‘首尔进程’,是一个可以帮助朝鲜和日美进行对话的机制,有助于实现半岛和谐,”金灿荣接受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对她的赞赏和原则支持,对韩国来说可谓一个福音。”
朝鲜新动向意味着什么?
“一手软一手硬”是一贯做法
朴槿惠此次访华,另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就是半岛局势。
近来,半岛局势出现了一些缓和的势头,朝鲜也提出愿和美国进行高层会谈。朴槿惠此访,也希望和中方一道共同推进半岛无核化进程。
在与习近平主席的会谈中,朴槿惠介绍了对半岛局势的看法及有关设想,她表示韩方愿同中方加强战略沟通与合作,为重启六方会谈创造条件。韩方致力于在对话和信任基础上改善南北关系,为最终实现半岛和平统一打下基础。
然而,就在朴槿惠访华之际,美国最新的卫星图显示,朝鲜核试验场又出现了新动向——一条新隧道的施工看似已经启动。与此同时,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言人27日还发表紧急声明,谴责韩国政府公开2007年朝韩首脑会谈内容,认为这是对朝鲜最高尊严的侮辱和对对话方的严重挑衅。
朝鲜一边放出愿意对话的信号,一边又是挖隧道又是搞谴责,还选择朴槿惠访华的微妙时机,有何玄机?
“这其实是朝鲜的一贯做法,”金灿荣认为,“一边来软的,说要对话的,一边搞硬的,继续吓唬人。”
至于朝鲜近期是否会再次进行核试验,金灿荣认为“很难说”,“从技术上来说,朝鲜显然还是需要继续进行核试验的,但时间会选在什么时候,就无法预测了。”
对半岛局势来说,朴槿惠提出的‘首尔进程’,是一个可以帮助朝鲜和日美进行对话的机制,有助于实现半岛和谐,习近平主席对她的赞赏和原则支持,对韩国来说可谓一个福音。
朴槿惠:汉语通 中国迷
被称为中国人民老朋友
在朴槿惠当选总统第一天,就被中方称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与她在当选总统之前,曾以各种身份数次访华,和中国各界有不少交往有关。
2005年5月、2006年11月、2011年11月朴槿惠都曾来华访问。2008年1月,她作为韩国特使来华,还接受胡锦涛主席会见。
2005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访问韩国,也会见了当时在野的大国家党代表(党首)朴槿惠。
韩国檀国大学政治外交学教授金珍镐对媒体透露,习近平对朴槿惠表示,很感兴趣韩国的新村运动,需要一些资料。
该运动是朴槿惠父亲朴正熙执政期间,推行的农村改造运动,推动了农村现代化。
朴槿惠为此准备了整整两箱资料,交给中方。
韩媒称,朴槿惠此次访华选择西安,其中原因之一也是因为习近平主席曾在陕西当过知青,“是为了增进与习近平的个人友谊和信任。”
此次访华,人们对朴槿惠的另一大期待,就是她可能用汉语演讲。2011年朴槿惠访华时就曾用汉语致辞。据韩国媒体报道,本月21日起,朴槿惠连续3天没有安排公开活动,专心投入访华的准备,包括“练习中文演讲”,“比5月份访美的准备更加精心”。
据报道,朴槿惠精通汉语,小学便熟读《三国志》,曾戏称“初恋是赵子龙”。二十几岁,父母皆被杀害,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伴她度过不少时光。
据韩国驻华使馆新闻官河贤凤提供的信息,朴槿惠2007年5月曾在韩国文艺月刊《月刊随笔》上发表文章,题为《遇见我人生的灯塔东方哲学》。文中写道“读《中国哲学史》时,我把每个引起共鸣,让我有所领悟的句子都写在笔记本上”。
据央视、央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