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知了猴、蟪蛄、黑老哇哇……
夏天有道美食叫椒盐蝉
杭铣小区几家饭馆,知了烧得最香咧
本报记者 莫利卡
蝉,俗称知了,有2000多个种类,在叫法上有时间和地域上的差异,如“知了猴”、“黑老哇哇”、“蟪蛄”、“大妈妈”、“神仙”等。
《礼记》中记载,秦汉以前,帝王贵族就开始享用这道美味,在商代青铜器上,蝉从蛹到飞虫的蜕变,让古人赋予了这餐风饮露者永生的含义。
小时候围着树抓知了
你还记得吗
说到吃知了,用现在的话来形容,挺凶残的,但你不得不承认,它真是一道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味美无比的食物,美食记者在年幼时尝试过一次,那香味一直飘到今天。
说起抓知了,本报吃货群里热闹开了。东阳人李艳最激动,她说每到夏天的晚上,就会迫不及待地叫上父亲,跳到他的摩托车上去抓知了。车开到在小溪边的树林里,找一棵叫声最闹猛的树,生一堆小火,将摩托车灯一照,知了便趋光飞来,哗啦啦地往火堆里掉,不出一会儿,就能闻到一股微焦的烧烤香。
多年前的夏日午后,知了声像浪潮一般不断冲击我们的耳膜,叫声沿着树干直冲上天,那个嘹亮程度让小孩、大人失去午睡的耐心。拿起竹竿、网兜,打算把这吵人的家伙抓来烤了吃,不会叫的雌知了也不能幸免于难。最简单的烹饪方法,就是柴火一划,“噗哧噗哧”现场烧烤,等到整个知了烤得焦糊糊了,和伙伴们争相瓜分。河南人李莉记得,吃炸蝉蛹是老家的夏季传统之一;知了壳还能入中药,小孩们将抓来的知了论斤卖了换成棒冰钱。
在下沙的文泽路地铁口、伊萨卡门口、一些行道树附近,你还能遇到围在一起抓知了的人,不过现在知了少了,要抓也得到更高的树上去找。
这段时间
吃货们都赶到杭铣小区吃椒盐蝉
《中国药材学》记载,知了有益精壮阳、止渴生津、保肺益肾等作用,高蛋白的知了是最流行的昆虫食品之一。经记者打听,位于杭铣小区的几家小饭店是吃货们觅食知了的好去处。
细长的翁盘路,两边的绿树延伸成荫,知了声却很薄。路的尽头就是杭铣小区,这里有不少家庭饭馆,记者刚到就遇上送知了的刘大姐。每年夏天,她和丈夫就会接手这季节性的生意,大概1个多月时间。不过,今年的形势并不好,往年一天应该能抓到七八百只,今年只能抓300来只。每天中午12点出门抓知了,粘一只仰一下头,人都要晒晕咯,刘大姐说知了的价格大约在0.18元~0.35元之间波动,忙活整个月下来也只赚一两千元。
除了临平、乔司、下沙的一些食堂、餐馆,大妈饭店的王大妈也专门收购刘大姐的知了,她店里的特色菜“椒盐蝉”很受欢迎,生意好的时候,一个下午就要卖出600只。通常来点的客人都会叫上一整份100只,每份50元,而在临平的咖啡馆,至少卖1元1只。
王大妈端出一脸盆冷藏的知了,这些晚上备用的知了都已经去脚、去翅,剪掉了尾部,其他店里多是油炸,王大妈这里却喜欢爆炒,多放一点油,加入生姜、知了先炒2分钟,尾部的精肉都炸出来了,再放盐、老酒,像炒豆子一样,炒松炒滑了即可,大概15分钟的时间,放上辣椒、胡椒粉等佐料,那香味早就飘到外屋,勾起了客人的食欲。据说,成年的雌知了最味美。
知了的烧法
1、酥炸知了:将知了洗净,用姜、葱、料酒码味2小时;黄瓜切丝,用糖、醋码味;将知了放入沸水中氽制,放入八角、桂皮、姜、葱等香料,用文火卤制约15分钟后捞出;锅中下油,六成油温时下知了炸至外皮香酥时捞出,点缀黄瓜丝即可。
2、知了丸子:将知了去壳,剥出精肉剁细,拌上生粉,捏成肉丸子,以西红柿做汤烧开后,将肉丸子下锅,煮熟后,淋上香油,盛入碗中,撒上香葱精盐等料,即可食用。
食用昆虫排行榜
今年5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了一份报告,称人类可食用的昆虫超过1900种,多吃昆虫对身体大有益处,养殖可食用昆虫也成为解决全球粮食和饲料短缺问题的方式之一。来看看位于美食榜单前列的虫虫们吧。
TOP1:甲虫
包括金龟子、天牛等,是昆虫界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类別之一,同时富含维生素。多分布在非洲和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热带甚至温带森林。
TOP2:蝴蝶、飞蛾的幼虫
含有大量的铁和蛋白质,是儿童、孕妇缺少的营养物质,在非洲、中南美洲流行食用。墨西哥有一种龙舌兰叫“梅斯卡尓酒”,酒瓶中浸泡的就是长在龙舌兰草上的蝴蝶幼虫。
TOP3:蜜蜂
蜜蜂,在非洲、亚洲、澳洲、中南美洲等地都有人食用,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无刺蜂。日本有一道菜叫做“蜂之子”,即生吃或熟食蜂的幼虫。
TOP4:蚂蚁
经常以炒食的方式烹调,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傣族除了喜食蚂蚁,还会吃蚂蚁蛋。100克的赤蚁含有蛋白质14克,含量比例胜于鸡蛋,且碳水化合物含量少,热量低于100卡,听起來是不是减肥的好选择?
TOP5:蝗虫类
包括蟋蟀、蚱蜢等,对环境的适应性高,是世界上最常被人类食用的昆虫。蝗虫吃起來没有味道,可以配合各种调味料,烧烤、油炸、炒都可以。
本报记者 莫利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