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所新年首件投诉 这45只鸡蛋,是假的吗

返回

煮熟的蛋黄,落地后像皮球一样弹来弹去

工商所新年首件投诉
这45只鸡蛋,是假的吗

作者:     本报记者 陈素萍 本报通讯员 潘勇 阅读数:0

  本报记者 陈素萍 本报通讯员 潘勇

  本周一,朗诗小区附近开店卖蔬菜鸡蛋的王女士终于松了一口气,半个月来让她心头发紧的“假鸡蛋”风波有了定论。

  春节后,白杨工商所接到的第一件投诉是,高教园区某大学一行政人员,投诉王女士开的店,怀疑在那里买到了45个“人造假蛋”。

市民投诉

煮熟的蛋黄像皮球一样

  “过年前我在朗诗小区某蔬菜店买了鸡蛋,煮熟后打开,蛋黄像皮球一样,落地后弹起,但是不破。”

  投诉人C先生在电话里说,他联想到近年流传的假鸡蛋新闻,心生疑虑,怀疑自己买到的也是传说中的假鸡蛋。

  根据投诉,这家水果店在27号大街上。C先生说:“我一共买了45个鸡蛋,煮了3个,其它的不敢吃了。”

  和食品安全有关的事,是大事。

  当天中午,白杨工商所立即联系投诉人C先生,并对其投诉的蔬菜店进行了检查。

  执法人员现场发现,该店证照齐全,店主拿出了投诉人反映的鸡蛋的进货凭据,但因店中鸡蛋已经不是投诉人购买的那批鸡蛋,依照法律程序不得予以查封扣押。为了安全起见,执法人员还是建议店主暂时停止销售类似鸡蛋。

  随后,为了确定鸡蛋的真假,执法人员又打了十多个电话,联系了多家政府和民间检测机构,得到的答复是,没有开展鸡蛋的基因检测项目。

  经辗转联系,白杨工商所终于找到一家可以做鸡蛋基因检测的民间检测机构,但对方表示:假鸡蛋只是传说,但制作成本要高于真鸡蛋,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不大可能有人去做。

  该检测机构表示,基因检测费用需要2000元,还建议:平时市民如果遇到疑似假鸡蛋,可以自己做一个简单检测:用打火机烧一下鸡蛋,如果有火烧蛋白的臭味就是真鸡蛋,如果有火烧塑料的臭味,则基本可判断是假鸡蛋。

  本周一,在工商所调解下,投诉人和店主王女士约定,双方一起把鸡蛋拿到这家检测公司去,确定是否假鸡蛋。不过,某电台记者拿到投诉人提供的鸡蛋后,直接送检,检测结果是真鸡蛋。

“假鸡蛋说”是谣言

异形蛋多因条件特殊

  那么,为什么这个鸡蛋煮熟后蛋黄如皮球般弹地不破呢?

  浙江省知名高校食品方面的专家给出答案:鸡蛋的适宜储藏温度在2~5℃之间,在低温运输储藏后,鸡蛋内的细胞组织产生凝结现象,煮熟后是有可能产生这种现象的。

  至此,真相大白,让投诉人、店主、工商部门困惑的难题终于解开。

  事后,记者在搜索网站上输入“假鸡蛋”,跳出来的第一篇文章说,有部分观点认为假鸡蛋不存在,仅仅是一个技术培训骗局,目前无一例有实验室鉴定意义的假鸡蛋存在,声称买到的“假鸡蛋”,经鉴定均为过期变质蛋、孵化蛋等真鸡蛋,而非化工合成品。

  另外,央视《焦点访谈》2010年12月26日播出《假蛋真相》,经多方求证证明假鸡蛋技术是骗局,完全无法做出假鸡蛋,即使有高明的技术能制作成功,其生产成本也远高于产出真鸡蛋的成本。

  知名科技网站果壳网曾在“谣言粉碎机”栏目中发文称,那些与真鸡蛋差别甚远的异常蛋,它们还真的有可能是母鸡亲生的。采用的饲料和养殖管理方式不同,产下的鸡蛋就会有所差异,比如饲料钙质不足会引起薄壳蛋、软壳蛋;因受惊或炎症引起输卵管变形,则会产生一些奇形怪状的蛋。另外,如果鸡蛋的运输储存不当,比如路途颠簸、温度苛刻、放置过久等,都会导致其内部结构遭到破坏,生理生化特征发生变化,产生一些“异形蛋”。

  开发区工商所白杨工商所表示,如果买到了异常的鸡蛋,确实需要慎重食用,因为它们可能暗示着母鸡的生理机能出现异常。但这种情况属于厂家和销售者的品质检查不过关,和假鸡蛋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