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择友勖勉

返回

谈择友勖勉

阅读数:0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从古的万世师表,到今之国学大师,莫不认为择友之圭臬是仁、道。朋友之间就应“以事业道业相勉”,互相勖勉(读音xùmiǎn,意为一再加以勉励)。然而,这样的互勉,美其名是朋友间的两肋插刀,互勉前进;那是不是没有朋友便不行了吗?

  孔孟、儒道,提出了种种交友圭臬(读音guī niè,意为标准、准则),但择的“友”,始终只局限于人。事实上,世界万物多端,要互勉之的,又何尝只得人在乎?

  寒来暑往,花开花落,日月如梭,徂川虽不逝,仍有历史为镜,倒影清彻可鉴,吾侪与历史为伍,以历史为友,不是互勉之吗?

  司马迁一生坎坷迍邅(读音zhūnzhān,意为困顿失意)。他的道路是含垢的、忍辱的、艰辛的。然而,历史却勉励了他,没有抛弃他,让他足以投入写作编辑历史的怀抱。历史为他充注了“人固有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旷达思想,最终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写了旷世名著──《史记》。这是他赠予历史的回勉。人与历史互勉之,才创下如斯勋业,不是比人与人之间的互勉更恢弘吗?

  苏轼的《前赤壁赋》曾经说过:“山水无禁,取之不竭。”山水本无常主,来者便是主人。鸟语花香,姹紫嫣红的花朵,郁郁葱葱的树木,去者不同,感触亦不同。吾侪与大自然为伴,以山水为友,不是互勉之吗?

  互勉之,并不只局限于人与人之间。那些嬗变多端的历史,不可名状的山水画色、甚至孜孜不倦追求的知识,和那要俯仰崇高的人生理想,莫不是能与我们共勉之物?

  吾侪与世间为伍,万物为友,不是互勉之吗? 我们必须留意观察自然万物,不要忽略它们才好。

  (本文有删节,阅读全文请上钱报网)

  【老师点评】

  此文写来词意滔滔,余味悠然,更好的是不落俗套。三人行,必有我师,固属至理名言,然而,这个师友,岂必是人?山川河流,历史名著,都可以是我们的好朋友。

  现代人生活忙碌,忽略的东西太多了,此作者最后希望“我们必须留意观察自然万物”,求取生活的平衡,对于你、我、大家,都给予了一个反思的机会。

  点评人:蒲苇(香港圣保罗书院中文科主任、作家、教科书编者、教育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