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米内,走着去

返回

轨交1号线公共交通接驳方案出炉
今后坐地铁,你可以这样走——

800米内,走着去

2000米内,骑车去
更远距离,公交或开车去

阅读数:0

  本报通讯员 龚小刚 储鹏飞 本报记者 王健

  沿着轨道1号线,织出一张公共交通的大网络,方便市民出行。

  昨天上午,宁波市交通委、客管局、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发布消息,公布了宁波市轨道1号线一期地面公交接驳方案的总体思路和相关细节。从今天起,至4月10日止,方案将在宁波市交通运输委官网( www.nbjt.gov.cn)公示,市民如有意见和建议,可通过电子邮箱nbcsky@163.com进行反馈。

沿着1号线,织张公共交通大网

  昨天上午,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所所长洪锋说:“宁波轨道1号线一期地面公交接驳方案的总体思路是,要沿着轨道1号线,织出一张公交大网,融合轨道交通、公交车、私家车、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模式,真正方便市民出行。”

  轨道1号线工程沿望春路-中山路、宁穿路、钱塘江路和泰山路走向,共44.6公里,30个站;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从高桥西站到东环南路站的20个站,里程达到20.878公里。

  织出一张怎样的公交大网?

  洪锋解释,接驳方案通过融合不同的交通模式,希望能达到如下目标:目的地离轨道地铁站800米内,步行最方便;800米至2000米内,骑自行车最方便;2000米以上,坐公交车或开私家车最方便。

  总规划

公共停车场方案

  洪锋说,方案主要是采用“P+R”(P指停车,R指换乘)的模式,减少小汽车出行,推动公交优先。在轨道1号线沿线,望春桥站和东环南路站附近,建设公共停车场。其中,望春桥站设计200个地面停车位,东环南路站设计了50个临时地面停车位。

  交通部门希望,公共停车场建成后,以价格优惠的方式,引导私家车主去地铁站附近停车,然后换乘地铁进市区,尽量减少私家车进市区的几率。

公共自行车方案

  轨道1号线一期,沿线10个轨道站点新建接驳公共自行车。与轨道1号线衔接布局的公共自行车站点13个,自行车555辆。具体分布如下:

公交场站方案

  “S+R”(S指枢纽,R指换乘),配套公交场站,形成公交换乘枢纽。

  1号线一期工程沿线近期实施高桥西站、西门口站、鼓楼站、东环南路站过渡站;徐家漕站、樱花公园站(体育馆站)改扩建。

  根据规划,上述轨交站点都要设置公交首末站,而所有轨交站点周边100米范围内,均设置公交停靠站。

  轨道1号线一期现有24对停靠站,新增11对停靠站。

  轨道站点  自行车站点数  自行车数量

  望春桥站      1        35

  泽民站       2        75

  西门口站      2        50

  鼓楼站       2        100

  东门口站      1        50

  江厦桥东站     1        25

  舟孟北路站     1        40

  樱花公园站     1        100

  福明路站      1        40

  世纪大道站     1        40

  3大接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