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
茶叶和蛋在金华相遇了
相传北山上一户人家,用婺州举岩茶煮出了最早的茶叶蛋
但美食家说,举岩茶煮茶叶蛋味道太淡,而且太奢侈
茶叶蛋最近很忙。上周五晚上,芒果台的《天天向上》说,茶叶蛋的起源在金华,最早的茶叶蛋是用金华北山的婺州举岩茶煮制而成的。
金华的小伙伴们这下可得瑟了,还有网友调侃:“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来自茶叶蛋的故乡。”
茶叶蛋真的是金华人发明的吗?举岩茶与鸡蛋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八一八茶叶蛋的身世。
[民间传说]
金华读书人嗜茶如命
贤惠娘子煮出茶叶蛋
金华人发明茶叶蛋的故事是这样的。
很久很久以前,在婺州举岩茶产地金华北山的鹿田村上,有一户姓张的人家,主人张志学读过几年私塾。他虽然不沾酒,不参赌,却有一个怪毛病——嗜茶如命,而且只喝村边附近的举岩茶。用他自己的话说 “岩茶一飘香,文思如泉来”。
张志学嗜茶如命到什么地步呢?据说有一年,他下山乡试,考场中提供的是别处茶叶泡的茶,便文思涸竭,什么文章也做出不出来,名落孙山。
张志学的妻子王雪茶贤惠聪明,从此不管张志学在那里,都保证让他喝上家乡的举岩茶。
转眼第二年乡试又近了,张志学发奋读书,时常用功到深夜。渐渐便有些吃不消,虽有香茶陪伴,但时常肚饥难熬,而且茶喝多了,老要跑到屋外撒尿,冬夜里,外头寒风呼啸,几次冻得发抖感冒。
王雪茶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妙招,把家里拿来换油盐的鸡蛋攒起来,将那举岩茶叶放进锅里和鸡蛋一起煮烧,那鸡蛋咬一口就有一股清清的茶叶香味沁入心脾。
有了这“茶叶蛋”,张志学既填饱了肚子,又过了茶瘾。为了茶叶蛋更香喷可口,王雪茶又在汤水中加入食盐和茴香。
到了乡试之日。王雪茶煮好了茶叶蛋,让丈夫带去考场。张志学一边慢慢啃着茶叶蛋,细细体味着岩茶香,果然“文思如泉来”,考中了秀才。
秀才张志学离开了大山,仍然惦记着家乡的岩茶,于是便在金华城里开了一家茶叶铺,专卖婺州举岩茶。妻子王雪茶则在茶叶铺门口支起一口大锅,卖起了茶叶蛋。茶叶蛋这种风味食品就这么传开了。
[记者考证]
举岩茶是很嫩的新茶
并不适合煮茶叶蛋
茶叶蛋的传说来自哪里?
记者问了不少金华本地文史专家,都说不曾听说,史书上也没有记载。
随后,记者在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千年贡茶说举岩》一书里找到这个故事。该书主编正是举岩茶“非遗”项目传承人、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潘金土。
潘金土告诉记者,书里的各种关于举岩茶的故事,是他们花了2年多时间从民间搜集起来的。茶叶蛋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没有具体年代,真实性也无从考证。“举岩茶的民间故事很多,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
也有人对该故事的真实性表示怀疑。金华市区一位饮食界人士就表示,事实上,用举岩茶煮茶叶蛋太奢侈,而且也并不好吃。煮茶叶蛋最好是用夏茶、秋茶或者隔年茶这些老茶,香气会更浓郁。而举岩茶是春茶,只有在清明至谷雨之间半个月时间采摘,都是很嫩的新茶,并不适合煮茶叶蛋。
还有一位业内人士则表示,这有可能只是企业文化宣传的需要编撰的故事,并不一定真实存在。为了企业增加文化内涵,附会各种传说故事很常见,而且你常会发现有很多故事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对于茶叶蛋传说,他觉得大家“姑妄信之,但不必认真”。
[舌尖上的金华]
举岩茶是千年贡品
一斤至少要5000多元
茶叶蛋到底是不是金华人发明?虽然无从考证真伪,但说起举岩茶,记者采访过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中,几乎都啧啧称赞。
这举岩茶为什么能让古人张志学如痴如醉,让今人称赞不已?
据记载,婺州举岩茶,茶之汤色如碧乳,历史上有“香浮碧乳”、“婺州碧乳”之称。又因产地峰石玲珑,巨岩重叠,犹似仙人在此举石而得名。
据考证,婺州举岩远在在秦汉时期就有了。在宋代已被列为全国茶苑的一枝名秀。到了明代,婺州举岩被列为贡品。一直到清道光年间,仍有叶茶和芽茶进贡。
举岩茶成成为千年贡茶,是有原因的。举岩茶产于双龙洞附近的鹿田村一带。这块“风水宝地”气候条件特殊,有诗形容“云暗雨来疑是夜,山深寒在不知春”,成就了举岩茶不俗品质。
另外,举岩茶特炒制技术也很独特,经拣草摊青、青锅、揉捻、二锅、做坯整形、烘焙、精选储存7道工序制作过程中,以焙为主,炒焙结合,区别与杭州龙井,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
随着历史的变迁,婺州举岩贡茶的制作技艺在清代末期濒临失传。上世纪世纪七十年代,科技人员根据历史记载和对民间炒茶人的寻访,对举岩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挖掘,使这一古老名茶获得重生。
老茶发新芽,1981年全国供销系统名茶评比会上,举岩、龙井、紫笋、莫干黄芽同被列为浙江省四大名茶。
2008年,婺州举岩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举岩茶采摘期只有每年的清明和谷雨之间半个月时间。目前,市场上举岩茶价格在5000元到8000元一斤。
本报记者 朱浙萍/文 本报记者 陶玉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