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份”合法吗?
生活刊见习记者 邵翠 通讯员 郑德生 邵泉峰
近日,有读者在本刊微信爆料:我上月网上申请摇号,被告知身份证号码与姓名不符,当时以为系统错误,就没在意。没想到后来去公安一查,竟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有另一个人也在使用。这让人如何是好?
同一个身份证号码,两个不同的人在使用,如此蹊跷事件,的确少见。倘若真当遇到身份证、户口等证明自己身份的重要证件出了问题,那是出于何因又该如何解决呢?为此,生活刊记者前往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咨询相关事宜。
一个身份证号两个人使用,到底谁是谁非
身份证是合法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证件,具有唯一性,上面的号码各人不同,如一个身份证号码有两个人在使用,那势必会对两人的生活与工作造成许多困扰。
退伍军人小周,在新疆当兵16年,今年回到淳安,前往民政局优抚科报到并咨询事业单位报考事宜,想通过事业单位考试,找一个稳定的工作。
生活刊记者从民政局优抚科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退伍军人回家乡,落户、转组织关系、办理银行卡、报名考试都离不开身份证,因为长期在外当兵,未及时更换二代身份证,等退伍回来发现身份证号码与姓名不符,甚至已经有他人在使用该身份证号码,这种情况除小周外,他们之前也有遇到过。
“难道身份证也会像QQ号码一样因为长期未使用而被盗用吗?”这是小周最担心的问题。得知小周相关情况后,公安窗口工作人员连夜查找档案核对,发现的确有另一人员已在使用与小周同号码的身份证,而此人与小周恰好同年同月同日生。经证实,该人并非盗用小周的身份证号,而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两个人证件同号。
“今年全县逐步开展为期三年的户口清理整治工作,严厉查处身份证‘假、重、错’问题,纠正一人多证和证件姓名、地址错误等现象,有关重户口、假户口、身份信息错误及社会上存在的 ‘黑户口’(无户口人员)等问题是本次工作的重点。”针对小周的情况,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郑科长解释道,“最早办理身份证时,因为全县人口众多,公安委派各个乡镇人工登记后再提交,抄录过程中数字难免出现遗漏和错误;十几年前电脑技术不精通,工作人员在梳理中或许未发现错误。加之小周长期新疆当兵,使用的是士官证,而与小周同身份证号的另一人,当时在电脑系统未识别出同样身份信息的情况下,便换取了二代身份证,导致现在出现一个身份证号两个人的现象。”
对于工作人员的解释,小周也表示理解,当兵16年,自己对身份证也没怎么关注过,户口是否注销也不是很清楚。目前,公安窗口工作人员正在尽力纠正、弥补以往工作上的不足,为小周办理有效的临时身份证,并联系各相关单位,协助小周做好身份证相关的纠错工作,希望不会再度影响他今后的生活与工作。
在此,郑科长也表示,目前因为户口与个人利益的牵连越来越多,也难保有人想利用多个身份购置房产或农村拆迁补偿等用途,因此有关身份户口的问题,公安部门将继续严查,同时也为避免小周类似事件的发生。
孩子吵着要上学,无奈是“黑户”
活了若干年,还是一个被法律不承认的“黑户”,这或许才是最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的事情。
五年前一个凌晨,方某在门前空地发现一只蓝兜,里面躺着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婴。正为结婚多年未添一丁而心生烦恼的方某,毫不犹豫把孩子抱回家收养起来,并为她起名为燕燕。
转眼五年,燕燕已是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看着同龄孩童每天早出晚归上学校,她也吵着闹着要去镇上读幼儿园。这时的方某急了,经咨询得知,作为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证件户口簿是孩子上学时必须提供的资料,而孩子至今还未上户口,家里的户口簿根本没她的名字。孩子是个“黑户口”,上学怎么办?
县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的民警,在一次结对走访中得知了此事,便立即上门详细了解孩子的来龙去脉,并与城郊派出所展开调查,之后根据相关法规政策,动员方某抓紧到相关部门办理合法收养手续,协助办理户口事宜,为燕燕取得一个合法的户口证件。今年9月,燕燕将与其他孩子一样,按时走进学堂。
由于种种家庭、社会等因素,目前社会上仍存在少数类似上述“燕燕”一样的“黑户口”,这给孩子入学、参加社保等享受各种公民待遇都会带来直接影响。为此,民警提醒,国家对收养拣拾婴儿和私自领养婴儿行为有明确政策规定,当事人应将拾捡婴儿送所在地社会民政部门登记统一收养,公民未经合法程序不得私自收养、领养;对收买婴儿的行为将以收买被拐卖儿童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建议当事人应尽快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和民政等部门报告,以便使孩子能及时办理户口登记,使孩子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