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杜丘

返回

日本影星高仓健日前去世,张艺谋称其为“能用背影演戏的人”

别了,杜丘

作者:本报记者 陈淡宁 张苗 阅读数:0

  昨天,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都不约而同地刷了一句:“偶像远去。”

  这个偶像,是影响了60后到80后整整三代人的高仓健。

  昨天,日本媒体传出消息,曾在电影《追捕》中饰演杜丘冬人的日本影星高仓健罹患淋巴瘤,本月10日在东京某医院内逝世,享年83岁。

  报道称,高仓健是在筹备新作时,身体状况突然恶化。根据他的遗愿,追悼和安葬仪式仅由近亲参加。出于对逝者及其家属的尊重,直到昨天,日媒才公布其去世的消息。

  此外,记者获悉,从今天起到23日,杭州金象影城将推出高仓健电影展映周,在影城大厅播放其部分经典影视作品,以此怀念这位电影艺术家。

  1978年的中国街头,大部分人依然穿着蓝色或者灰色的标准服装,但很快,人们的审美就因为一部电影发生了改变。

  无数男青年戴起了墨镜,留起了鬓角,穿起了长风衣。把风衣领子立起来,成了他们在出门前的必须动作。

  电影的名字,叫《追捕》。

  这部1978年由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的日本电影《君よ憤怒の河を渉れ》(直译:你啊,跨过愤怒之河吧),在当年上映时被定名为《追捕》,讲述的是一名被诬陷的检察官杜丘,一边躲避警方追捕,一边与陷害自己的人斗智斗勇,最终为自己洗刷冤屈的故事。而饰演男主角杜丘的,正是高仓健。

  片中的高仓健,有着坚毅的眼神和冷峻的面容,让他即使在绝境中,都展现出了不可能被击垮的气场。

  那时,人们用“男人味”来定义这种气质,用“男子汉”来形容高仓健。但其实在东方文学中,有一个更适合的词:侠。在金庸、梁羽生、温瑞安的武侠小说里,都不难找到像高仓健饰演的杜丘一般的人物。

  作为文革后第一部引进中国的日本电影,此后《追捕》又在电视台播出过若干次,高仓健影响了60后到80后整整三代人。

  在日本的诸多报道中,高仓健被形容为“构筑了一整个时代的男演员”。此言非虚,从1955年投身演艺界至今,高仓健一生参演的电影数量高达205部。

  高仓健,本名小田刚一,1931年生于日本福冈。他幼年时体弱多病,中学时期却迷上了拳击和英语,还一度在学校里办起了拳击社和英语角。这些经历在他从影之后都给过他意想不到的帮助。

  所有的武侠小说里,大侠在年轻时期都会有些不平凡的经历,高仓健也不例外。

  1955年,毫无演艺经验的高仓健,以新人的身份进入日本五大电影公司之一的东映株式会社。一般来说,从新人到作为演员出道,需要经过6个月演技课程的学习和6个月的录影实习。

  然而刚进入演技课程学习没多久,高仓健就被以“干扰他人学习”为由,轰出了课堂。

  而进录影棚仅1个半月后,高仓健就以电影主角的身份正式出道。1956年,他主演的第一部电影《电光空手道》在日本公映。

  接着,在尝试了动作片、文艺片、推理片和喜剧片等一系列作品之后,上世纪60年代前期,高仓健主要出演的作品是东映的古装片。而到了1963年,高仓健迎来了演艺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出演东映一系列的仁侠电影。

  《日本侠客传》系列和《昭和残侠传》系列中,高仓健塑造的隐忍、复仇的男性形象,已经逐渐能看出杜丘的雏形。当时,这一系列的电影,也受到日本男性的狂热支持。

  然而,也像武侠小说里说的,真正的大侠,都不会只学一个门派的武功。于是,高仓健离开了东映,在恢复自由身的1976年,他出演了电影《追捕》。

  1977年,他又主演了电影《幸福的黄手帕》,这部电影让高仓健赢得了第一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角奖,也成为了他新时期的代表作品。

  高仓健和中国也颇有渊源,2005年,他出演了张艺谋导演的《千里走单骑》。张艺谋这么形容他:“他是能用背影演戏的人。”昨天,张艺谋在工作室微博上留言悼念——“从相识到相知,十余年光阴,他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尽管不愿相信现实,但老友已去,只有沉痛哀悼,祝愿他在天堂幸福开心!”

淋巴瘤到底是一种什么病

  高仓健所患的淋巴瘤就是人体淋巴系统出现的恶性肿瘤,而淋巴系统遍布人体,到底哪个部位的淋巴会长出肿瘤,连医生们都没有把握。

  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每9分钟就会增加一位淋巴瘤患者,淋巴瘤从少见病变成常见肿瘤。

  2009年,央视新闻联播著名主持人罗京曾因淋巴瘤扩散医治无效去世;去年,李开复也被诊断出患上了淋巴瘤。

  在我国,它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浙江省癌症中心说,我省淋巴瘤患者年增上千人,而且年轻化趋势很明显。

  淋巴瘤盯上年轻人,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压力大,另外是环境污染。而频繁使用化学染发剂染发,可能造成人体免疫力降低,也会引发淋巴瘤。

  饼干、蛋糕等包装食品,大多含有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防腐剂,也值得警惕。

  “淋巴瘤最大的特点,就是很难筛查。”浙江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范云说,引起淋巴瘤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发病机制不是特别清楚。不过总体来说,淋巴瘤的治愈率是比较高的。

  怎么发现早期淋巴瘤会给我们的身体信号?专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淋巴瘤的发热程度不同,可呈持续高热,也可间歇低热,一个月内如果出现两次以上发烧、咳嗽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而且发烧时体温多在38摄氏度以上,首先要考虑排查;此外,脖子或腋窝等淋巴结肿大,短期内体重锐减、多汗等,都有可能是淋巴瘤早期症状。另有皮肤瘙痒、酒精性疼痛、胃肠道病变、骨骼疼痛等症状,都应引起注意。

  医生提醒:淋巴瘤越早诊治,治愈的希望就越大。

日本男神进化史

  从高仓健这位初代男神开始,随着越来越多日剧的播出,许多日本男演员也在国内风靡一时,成为一代男神。他们,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日本影视剧风格。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代表男神:高仓健——写作“硬汉”读作“Man”

  在所说的“酷”、“Man”,用来形容高仓健这位初代日本男神也毫无违和感。在他面前,中国男女观众的审美,实现了难得的统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代表男神:三浦友和——“暖男”鼻祖

  1984年,中央电视台引进并播出的日剧《血疑》,成功地将三浦友和的暖男形象植入了中国女观众的心。

  与高仓健不同,三浦友和相貌清新,举止文雅,他的标志性表情,是一笑露出一口炫目整齐的大白牙。

  上世纪九十年代

  代表男神:木村拓哉——花美男

  随着国内日剧引进数量越来越多,中国观众对日本演员的熟悉程度也大大提高。《悠长假期》、《美丽人生》,让木村拓哉成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女观众心中的日本头号男神。

  2000年以后

  代表男神:古川雄辉——第二眼男神

  进入21世纪之后,在凶猛的“韩流”攻势下,依靠影视剧作品的剧情衬托和自身演技的“第二眼男神”们,开始活跃起来。

  去年出演电视剧《一吻定情》的男主角古川雄辉,就是新一代日本男神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