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一百对面,有人行道树上采蜂蜜
一名老伯连续两天上树,农业专家说,应该是野蜂蜜
蜂巢被大伯毁坏后,蜜蜂找不到家乱飞,附近有人一天被蛰四五次
这几天,网友“金华婺江斗士”在大金华论坛上传的一组照片,惹来了不少网友的讨论。这组照片名叫“闹市区的采蜜人”,说是在宾虹路江南一百对面路段,有个六七十岁的老大爷,在马路边的行道树上,采了好大一团蜂蜜下来。
有图有真相,把网友惊呆了:老大爷戴着草帽,拿着黑色布袋,专业“养蜂人”的形象,难道他在市中心的行道树上养蜂?这也太牛了。
昨天,记者到现场一求真相,结果发现,这老伯和蜂窝还真出名了。
闹市区行道树上有蜂窝
有个老人两次来采蜜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宾虹路江南一百对面,这里算是最繁华路段了,道路两边商铺林立,人流车流如织。
听说记者是来找蜂窝的,附近很多店家都说开了:“前几天还有个老头来采蜜呢。”这棵行道树和蜂窝,成了最近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蜂窝的行道树,是一棵樟树。在距离地面近4米高的枝干上,还留有一大块蜂窝的印记。虽然已经没有蜂巢,但几只蜜蜂还在“原址”抱团。
“那老伯到底什么人?居然会在闹市区养蜂?”一个店家说,老伯戴着草帽,身穿白色衬衣,看着大概六七十岁的样子,好像是专业的养蜂人,“不过闹市区汽车尾气多,养在这里的蜂蜜,好吃吗?”
“4月30号来过,第二天又来了,虽然说普通话,但看着像本地人。”行道树边上,“海澜之家”店员也看到过老伯,“他是带着梯子过来的,上树之前,还问我们要了一只袋子。”店员说,一开始他们挺担心的,爬上爬下很危险,“没想到他身手那么好,一下子就把蜂窝摘下来了。”
草帽老伯两次采蜜后,这几天大家都在猜测,这些蜜蜂是不是他养在这里的。有人问他是不是拿来卖的,他也不说话。
环境好才会出现蜂窝
这些蜜蜂应该是野生的
难道草帽老伯真的在闹市区养蜂吗?
这几天,10米外的另一棵树上,又出现了新的蜂窝。三团类似花生的白色东西,上面布满了均匀的一颗颗六边形的小孔,成群的蜜蜂嗡嗡嗡地飞舞着。
范根贤养蜂已经有8年,看到蜂窝的照片后,他说这些蜜蜂应该是野生的。白色花生形状的,是蜜蜂新建的蜂巢,上面有一个个六边形的蜂孔,是蜂巢和蜂巢彼此之间的空隙,“新蜂巢是白色的,以后会根据采蜜不同,变化颜色。”
金华市农村经营管理总站站长孔祥卫也说,不大会有人把蜜蜂养在市中心。“一般都是郊区或者乡下,蜜蜂要采蜜的,花开得多的地方比较适合,而且一年要迁徙好几次。”
在孔祥卫看来,闹市区看到蜜蜂,说明环境好。蜜蜂爱干净,如果受到污染就会死去。
而范根贤说,养蜂人看到这种蜂巢,是很运气的。“等于白白收了这么多蜜蜂。”
目前来看,老伯在闹市区养蜂,应该是个误会。
“那个圆桶,其实是个垃圾桶,老伯借去挡蜂蛰的。”有人推测,老伯刚好看到这个地方有个巨大的蜂巢,所以来掏了。
蜂窝摘除后蜜蜂活跃
树底下收费员一天被蛰四五次
虽然蜜蜂不是老伯养的,但附近店家反映,自从蜂窝被毁后,乱飞的蜜蜂明显多了起来。对于这些不速之客,店家和停车收费员叫苦连天。
服装店铺老板娘裘女士说,5月2日晚上,有只蜜蜂突然钻进了鞋子,把她的右脚趾蛰了一口,疼了一晚上,“还好没有蛰到店里的客人。”更惨的是在行道树底下工作的两个停车收费员,一个说自己每天被蛰4、5次,一个说自己在1小时内,手臂差不多同一块地方,被蛰了2次。
大家都说,在老伯掏蜂窝之前,并没这么多蜜蜂,甚至都不知道这里有蜂窝。
孔祥卫介绍,蜜蜂不同于马蜂、胡蜂,对人的攻击性不强,不去惊动问题不大。这一次之所以有蜜蜂蜇人,是因为之前的蜂窝被人破坏了,蜜蜂找不到家,到处乱飞才会伤人。“如果再有情况,可以拨打110求助。”
本报记者 傅颖杰/文 本报记者 俞跃 大金华论坛网友“金华婺江斗士”/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