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健的瓷画中
有不一样的青花瓷
阅读数:0
本报讯 青花瓷是中国传统名贵工艺品,以前欧洲的贵族最爱收藏这个。发展到现在,许多当代艺术家会在白瓷上创作艺术作品。杭州钱塘画院院长、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俞健就是青花瓷器绘画潮流中的一颗新星。俞健从学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院),师从李震坚、姜宝林等先生。
和许多艺术家釉后绘画不同,俞健是釉中泼彩,也就是尚未烧制之前就在泥胎上画画,然后经过1300度高温的烧制,使之成为青花瓷板绘画作品。这种画法偶然性很大,难度颇高,但好处是,烧制成功之后可以经久保存。
“我们古代的青花瓷就是这样制作的,所以才能保存千百年。” 俞健告诉记者,“如果在烧成后的瓷器上再创作,那么有可能过一段时间,画面就会褪色。”
本次瓷画展展品,包含了俞健创作的14幅瓷板画和28件瓷瓶画作品,其中,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人物画作品十分别致,“画人物时必须屏气,一条线坏了,整个脸就毁了”。
本报记者 郑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