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备一流的反卫星技术实力
近几年,外媒频频捕风捉影,炒作所谓的“中国反卫星试验”。
据俄通社-塔斯社报道,2007年1月12日中国成功试验了“能击落卫星的新型弹道导弹”,摧毁了报废的“风云一号”卫星。美、日等国要求中方解释相关情况。美国紧张主要是因为,该卫星864公里的轨道高度有美国系列间谍卫星,用于太空侦察和引导精确制导武器攻击目标。
而《日本时报》2013年报道称,当年5月中国进行的一次导弹试验,从发射车上发射的导弹飞抵3.6万公里高的地球同步轨道,这是最高的卫星轨道,也是很多通信和导航卫星的高度。
2013年《华盛顿自由灯塔报》声称中国用长征-4C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的三颗卫星,执行了机动接近动作,其中一颗装有机械手的卫星,对另一颗卫星实施了“抓捕”动作。
在宋忠平看来,这是一种“贼喊捉贼”。“事实上,美国航天飞机用机械手在轨道上抓取卫星进行修理和回收,是家常便饭。”他分析说,“直接消灭对方卫星很容易被发现和证明,从法律角度看,这是一种战争行为。”而使用机械手捕抓敌方卫星、破坏其方向感、损害其个别组件和对其进行电磁干扰,对方甚至不能认定他们的卫星曾遭到过人为破坏。“类似的五花八门的手段,美国是最擅长的。”
“美国凭借在太空军事技术上的优势,在反卫星武器上已占领了制高点。”美国很可能在它需要时,任意剥夺他国利用太空的能力。
不过宋忠平强调,中国拥有研发最先进反卫星武器的技术潜力。“嫦娥三号探月飞行器,已经能够实现落月后返回地球,证实了中国的航天器的机动变轨能力非常强,这方面俄罗斯不见得比中国强。”
宋忠平还表示,反卫星武器在受地面引导靠近目标后,赖以自主搜寻目标的高敏感度深红外导引头技术,中国也已掌握。
“我们有了这样的能力,如果超级大国借反卫星武器威胁、讹诈我国,那么我们可以同样的手段加以回敬。”宋忠平认为,太空的和平不能依靠口头抗议,必须以实力为后盾才能维持。
本报记者 屠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