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富春美景 梅城华丽“收尾”
旅法画家张值25米长卷《再现·富春山居图》以“六分彩”画法惊艳艺术圈
作者耗时两年收集素材,最后完成地在建德梅城
从梅城到富阳
美景尽收25米长卷
据了解,这幅作品是张值从梅城到富阳,沿着黄公望的足迹走遍富春江两岸,用两年时间收集素材,创作完成的。在这幅25米长的作品中,张值潜心在梅城、桐君山、严子陵钓台、小三峡、江南龙门湾,以及桐庐写生表现出富春江两岸的浩渺景象。画中时而舒展,时而群峰对峙,时而水势平缓,在山水云光之间,充溢着清爽的气息,自然生命受到光的沐浴,色彩的光辉日益激发出自然生命的力量。作品完成的最后地点是我们建德的梅城。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五十四代孙、九十一岁的高龄王培槐先生为《再现·富春山居图》题写了作品名。作品一经展出,立即引发了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除了对富春江美景的向往,还有中国画六分彩在此画作中的成功体现。
从展览现场转来许多评论文章和各种媒体报道中来看,出现最多的是关于这幅作品“六分彩”的报道。
六分色彩,四分水墨
张值独创中西方融合画风
什么是六分彩呢?简单来讲就是以六分色彩,四分水墨来作画。
中国画历来以水墨为主,讲究墨分五色,与油画不同的是,从没有把色彩作为表现对象主要手法,而注重水墨的表现。
张值的《再现·富春山居图》让中国画的色彩超过了墨的成份,主导了整个画面。这种风格和表现手法,在国内算得上是第一人。
张值把中国山水文化与西方色彩相融合,他把中国画的意象性融入油画之中,又把油画的表现性融入中国画,在创作过程中突破传统,大胆运用了这一彩多墨少的创作方式,呈现出了富春江两岸的现代美景,带给人们的不只是中国画与西方油画在画作技法上的相融,更是中西文化上的相融。六分彩成了张值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
近日,本刊独家对张值进行面对面采访。经他本人授权,为读者带来他前不久在北京工美展出的《再现·富春山居图》的局部作品,让大家先睹为快!(其他作品选登详见第3版)
再现富春美景 梅城华丽“收尾”
旅法画家张值25米长卷《再现·富春山居图》以“六分彩”画法惊艳艺术圈
作者耗时两年收集素材,最后完成地在建德梅城
陈果
2015年10月28日下午,墨镜的方式——《再现·富春山居图》作品展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王府井馆开幕,旅法画家张值的25米长卷《再现·富春山居图》亮相。
作品名称 《再现·富春山居图》
作者 张值
创作年代 2012年-2014年
材料 纸上彩墨
规格 2500cm×48cm
《再现·富春山居图》为中国画彩墨设色纸本,纵48厘米,横2500厘米。整幅作品气势磅礴,层峦叠嶂。融山水与城市建筑为一体。长卷以富春山水为主线,从不同的视觉展示出富春山水的全貌。
富春江从梅城到富阳,作者表现出富春江两岸的景象,画面时而舒展,时而群峰对峙,时而水势平缓,在山水云光之间,充溢着清爽的气息,自然生命受到光的沐浴,色彩的光辉日益激发出自然生命的力量。
《再现·富春山居图》由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五十四代孙、九十一岁高龄王培槐先生题作品名,王培槐先生继承书圣的风格,在草书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