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惠民成为开发区教育新常态 关键字:资源扩张、学费减免

返回

服务惠民成为开发区教育新常态
关键字:资源扩张、学费减免

阅读数:0

  近年来,开发区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开发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大量进城务工人员从四面八方涌入开发区,随之而来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日益突出。

  开发区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一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扩大教育容量。2015年开发区共有金沙湖实验学校、月雅河小学、文清小学、文清幼儿园、观澜幼儿园、钱塘国际幼儿园等6所新建的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迎来首批学生。这些学校涵盖了小学、初中以及幼儿园等各个阶段,大大缓解了周边片区的就学压力。仅2015年,开发区新增7000余个学位,教育资源增长总量连续两年居于全市前列,有力保障了开发区教育发展的刚性需求。

  同时,通过推行阳光招生“333”工程,有力破解上学难问题。做好预先做好招生摸底、预先做好学区划分、预先做好招生宣传“三个预先”;做好针对开发区工业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开发区老百姓的“三项服务”;做好招生政策公开透明、招生程序公正透明、招生结果公平透明的“三个透明”。

  针对2015年开发区虽已提前建设三所新学校,但仍难以满足全体适龄儿童入读公办小学需求的问题。开发区管委会高度重视,招生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周密部署,从挖掘公办教育资源和用好民办教育资源两方面入手,有效破解入学难题。将未能被公办小学录取但基本符合杭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有序分流至文博等3所民办学校就读,所需学费由财政全额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