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催婚”已轮到“90后” 25岁后就“大龄”了

返回

“被催婚”已轮到“90后”
25岁后就“大龄”了

作者:王晨晨 阅读数:0

  “年算是过完了,催婚却仍在继续!在萧山,女孩子25岁后就‘过气’了?”本应开心的元宵夜,萧山姑娘小英却在朋友圈无奈感叹道!

  前不久,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针对40岁以下的青年做了逼婚现状调查,每个城市1000份样本,随后发布了《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以下称报告)。报告显示,近八成受访者曾被父母逼婚,25至35岁的青年压力最大,被逼婚率高达86%,也就是说,“80后”以及“90初”的青年,压力最大,而女性被逼婚率比男性高6%。甚至有3%的青年,还未到法定结婚年龄,就被父母逼婚了。

  爸爸妈妈

  不要再逼婚啦

  “我今年虚岁24,周岁23,我妈跟我说我只剩下一年的黄金期,今年必须找到可以谈婚论嫁的对象,过了25岁,就没有人要的。小姑娘那么多,谁还要我这种过气的老姑娘。”面对母亲大人的这道圣旨,小张也是无力反驳。

  “为了去满足别人而结婚,是不可取的,可是这却是现在许多年轻人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我有自己的事业和理想生活,结婚始终在我的考虑范围内,但我还没有遇到让我想要共同步入婚姻的人。这不要紧,因为只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努力,我的生活就是丰富而精彩的,结婚与否并不决定我的幸福。”然而小张的这番说辞,她的母亲却并不能够理解。

  “我今年30岁了,单身。”萧山的费小姐说这句话的时候,没有一点自卑,从头到脚都展示了一个女强人的自信。费小姐在萧山一家企业做外贸业务,一年的净收入大概在15万左右。

  “我父母对我的婚事比较焦虑,可能他们那一代婚姻很多都是这样子的。令我惊讶的是,今年春节期间,我发现很多我身边的同龄人,因为年龄在三十岁左右,被家里面‘逼’得不行,就很草率地结了婚,现在不仅自己过得很不幸福,还给双方父母都造成了非常多的困扰。所以,我觉得为了结婚而结婚的选择,在现在这样一个社会还在发生,就未免让人举得荒谬和不可理喻。建立婚姻的基础应该是互相理解和信任,而不是来自于外界的逼迫和压力。”费小姐说。

  25岁前结婚生子

  不等于人生大赢家

  当一大波大龄青年还走在相亲这条不归路上时,萧山人蓉蓉即将在自己24周岁的本命年迎来人生中的第一个孩子。

  去年六月,别的同学都在朋友圈晒毕业证、毕业照,而蓉蓉则任性地晒起了她的结婚证、结婚照,着实虐了一把单身狗。毕业就结婚,难道也是迫于家长的压力?蓉蓉摇了摇头,“我和他同一个初中,同一个高中,同一个大学,这么多年下来,他早已是我的家人。结婚只是很自然的一个事情,并没有被催婚。家里人倒是挺高兴的,我的人生大事他们都不用操心”。

  去年年底的时候,蓉蓉在亲戚朋友的祝福声中,举办了婚礼,还意外收获了一个小生命。“孩子这件事,完全不在计划中。原本我打算先找工作,等到稳定下来后再要孩子。”蓉蓉说,小生命的到来,让她又惊又喜,好像突然之间多了一种责任和压力。“我目前没有工作,他也还是职场菜鸟,自己都养不活,还要养孩子,压力太大啦!我们只能啃老。”蓉蓉毕业于杭州一所一本院校,看着其他同学都有了自己的职业方向,这让这个24岁的姑娘心生羡慕。

  “我并不是一个人生大赢家,我希望生完孩子后,能够尽快有一份自己的工作。”蓉蓉坦言。

  婚恋专家:彼此理解,多一份宽容

  不要让孝道“绑架”子女婚姻

  近日,面对父母催婚,有个永嘉姑娘选择“出逃”旅游,并把这一经历用漫画形式记录下来。她的“哈茶游记”一放到网上,便令大批网民感同身受,纷纷在微博上转发。不少网民都赞赏哈茶妹的漫画十分形象化,“一看就想起我妈”、“天下父母同一家”。

  随着时代改变,新一代对爱情、婚姻的看法亦有所转变。父母嘴边总挂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而现在年轻人追求的是“先立业,后成家,没有事业何建家”,与上一辈的想法截然不同。此外,不少适婚人士都认为父母总将婚姻与孝道画上等号,令他们十分反感,犹如将婚姻化作孝顺父母的一个工具,失却婚姻本意。

  不少家长眼中,他们催婚都只是为了孩子好。有家长认为自己的女儿单身一人在外打工,生活上一定会有女孩不方便做的事,只要结婚就会多一人照顾,做父母的也多了一份安心。

  彼此理解,就会多一份宽容,一些婚恋服务谘询师就建议家长不应只顾催婚,而漠视子女意愿,最终造成子女感到自己的婚姻被孝道“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