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萧山菜谱》,学做地道萧山年夜饭
![]() |
离过年还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了,不少萧山人已经开始早早地吃起年夜饭啦!在萧山的年夜饭菜谱中,“十碗头”是必不可少的,每年年夜饭都会出现,作为地道的萧山人一定都吃过。
不过,现如今,还有多少年轻人会做像“十碗头”这样的纯正萧山菜?恐怕是寥寥无几。
近日,《萧山菜谱》一书出版发行,里面介绍的133道菜全是“小时候的味道”,真是满满的童年回忆!
据了解,《萧山菜谱》由萧山区商务局局长赵莉担任总策划,萧山区餐饮行业协会会长陈灿荣作为主编,萧山区餐饮行业协会各副会长作为编委,萧山各大师名厨担当技术顾问,是萧山餐饮史上第一部系统性餐饮资料。《萧山菜谱》分萧山菜·萧山情、萧山菜谱、萧山食俗三个篇章,记录了名菜菜品55款,名店菜品24款,名人菜品8款,名厨菜品10款,冷菜13款,点心14款,雕刻9款。
《萧山菜谱》的每款菜肴均配有较详尽的制作说明文字和精美的实盆图片,连盐放几克、酱油放多少都有具体数字。某种意义上,这本书相当于一个操作说明书,让普通市民对着书也能烹制出地道萧山菜。
萧山菜的特色之一便是江鲜的烹制。萧山不少镇街的居民沿江而居,丰富的江鲜成为吸引各地美食爱好者前来尝鲜的动力。而大多数江鲜烹制方式,都能在这部《萧山菜谱》中找到。
传统过年“十碗头”:
萧山的民间美食爱好者单元政先生在《萧山菜谱》中详解了萧山民间婚宴的十碗头,并以时节为线索,梳理出了春节、端午节等几个主要节日萧山“吃的”习俗,这样一来就能给现在的市民做一个参考。
马上就要过年了,作为一枚吃货,萧山传统的十碗头你了解吗?
1.汤三鲜:每人一颗鱼丸、一颗肉丸,垫底用大白菜,面上用蛋丝,小葱等,更多的是汤。
2.前东坡:“东坡肉”是杭州的传统名菜。“前东坡”也就是“大东坡”,是一块大肉, 一般都是满碗的,油亮发光。老底子,有的人家为了省点肉,就垫上油豆腐。
3.白鲞拼鸡:白鲞每人一小条,鸡肉每人一小条放在碗上面,底下大多是白菜梗。
4.醋溜鱼:大多用鲢鱼,副料用萝卜,肯定是萝卜多于鱼块。
5.后东坡:后东坡相比大东坡,肉切得更小。
6.炒时件:炒时件是以往萧山沙地人家里常做的菜。那时荤菜少,这个菜用的是廉价的鸡鸭内脏,属于“两只脚爬过的”,也是美味了。一般用鸡鸭内脏加入豆腐干、冬芥菜、 青椒或茭白等炒在一起。
7.炒肉皮:大部分是卷心菜,只放入少量肉皮和韭菜,勾芡而成。
8.糖醋排骨:排骨一定要炸酥,醋酸酸甜甜才够昧。
9.肉丝炒芹菜:肉丝少量,芹菜为主。
10.榨菜肉丝蛋花汤:菜如其名,萧山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汤
不过,随着烹饪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萧山人家和餐饮单位都采用新技术烹制萧山本土菜。此外,部分萧山菜肴尽管是外地取材,但创新运用了萧山的烹饪方式。
现在,在酒店吃年夜饭,这些菜是必不可少的。
点心篇:
1.倒笃菜面疙瘩:一把倒笃菜,放入沸腾的锅里,加点现做的面疙瘩,无需多余配料,完全鲜掉眉毛。
2.桂花糖煎饼:香糯可口的桂花糖煎饼,一口下去,虽然稍微粘点牙,但更多的是糯糯的,甜甜的口感。
3.麦糊烧:可甜亦可咸,用油锅烤至金黄色,清香而松软,多食也不腻。
4.青饺:将青冲洗干净,煮熟捣烂、拌进糯米粉,包成饺子状,青饺内馅可分甜咸两种,甜的用食糖和豇豆制作成豆沙;咸的用腌制的卷心菜炒肉丝和青笋,或用肉丝和腌卷心菜炒香干丝,青饺包成后放进竹制的蒸笼里蒸熟,青饺出笼时青香扑鼻满屋飘香,顿叫你食欲大开,吃起来回味无穷。
冷菜篇:
1.义桥羊肉:作为萧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宰杀、剔骨、烧煮、压制等工序,已成为义桥及周边地区人们筵席上不可或缺的佳肴。烧熟后的羊肉颜色白净,香气扑鼻,质地松脆,既不生又不酥。
2.萧山萝卜干:说到萧山特色,肯定会想到萧山萝卜干。它色泽黄亮、条形均匀、咸甜适宜、脆嫩松口,爽口开胃。
热菜篇:
1.火腿蒸江鳗:江鳗用火腿蒸,既保留了鳗的原汁原味、也不会丢失其丰富的营养。
2.湘湖莼菜鱼圆:湘湖莼菜,作为萧山的特色之一,其汤汁清爽,而用纯鱼肉打出的鱼圆,肉质滑嫩可口。
3.火腿蒸野鸭:野鸭肉质很有嚼劲,和火腿一起蒸炖,不需要过多的调味,其汤汁就很淳浓,口味清鲜。
4.勒笋细炒:过年时候的笋,味道最鲜甜,随意这么一炒,就能完胜其他花式小炒。
5.虾油湘湖白条:湘湖白条,肉质鲜美嫩滑,简单的烹饪就能蒸出其精华。
6.干菜手剥笋:自家晒的干菜,加上新鲜的手剥笋,无需多的烹煮,直接上锅蒸,汤汁鲜美,咸鲜适口。
7.家烧蹄髈:蹄髈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其肉质酥烂、酱香浓郁。
8.萧山咸笃鲜:笋脆嫩,和咸肉的搭配,咸鲜合一,让你在饭桌上找到清咸可口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