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风骨,荡气回肠——读海宴《琅琊榜》有感
作者 沈家怡 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中906班
确实犹豫了许久,才决定开始写《琅琊榜》的读后感。
先前多次想执笔为文,怀着对文字的敬畏和一腔热血坐到桌前,可每每放好稿纸拿起笔来,却无一字可落墨。狂妄言之,并非才思枯竭,也非江郎才尽,而是这部作品——气势宏伟的《琅琊榜》,使我平生出诸多感慨,无从下笔。
作者海宴,自是巾帼不让须眉,很难想象一个自称“胸无大志”的女子,会有如此大手笔。《琅琊榜》本就是长篇巨制,书中塑造了许许多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之于朝堂,圆滑之人,如太子、誉王;正直之臣,如沈追、蔡荃;机关算尽之辈,如谢玉、夏江;忠心耿耿之人,如蒙挚、夏秋。之于江湖,疏狂如蔺晨,忠心如黎纲、甄平,仗义如素谷主,率性如晏大夫。不可不提的还有靖王萧景琰的耿直、景睿的宽容、豫津的真性情、宫羽的痴情......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恐是一言难尽,也难以偏概全。
一众配角,我最喜欢的,应当是言侯爷言阙。仍然记得小说中写言阙“年方二十,手持王杖栉节,绢衣素冠,只身一人穿营而过,舌战群雄,刀斧胁身而不改其色。”如此使臣,如何不比书中所载蔺相如!又想到电视剧中,当誉王起兵谋反,众人死守九安山之时,殿内众人惶惶,言侯慷慨陈词,直言道:“这道宫门失守了,还有殿门;殿门失守了,还有我们的身体!陛下的剑,也是曾上阵杀敌过的,不是吗?!”彼时梁帝畏畏缩缩,一众王公贵族、太监婢女惴惴不安。相形之下,言侯显得何等大义凛然!
人一旦被金钱名利绊住了心,往昔岁月再过峥嵘,往日理想再过高尚,又有何用?梁帝生性多疑,昏庸无能,大梁朝堂波云诡谲,一片死气沉沉,哪有当年他们想要的半分盛世?靖王性情正直,屡立军功,却因恪守本性、忠于自我而久不得用;誉王这样诡计多端、满腹权谋的小人,卖弄权势、贪赃枉法,甚至草芥人命,却身沐皇恩,春风得意、坐享其成。这如何不讽刺,如何不叫人心寒?
权谋斗争就像一场噩梦。可是纵观华夏古今,又有多少明君的朝堂避得开这噩梦呢?恐怕屈指可数吧?哪怕放眼今日中华,表面上看起来政治清明,官员都一心脚踏实地干实事,可是总有那么几只“苍蝇”在。接连落马的“老虎”、“苍蝇”,他们中的大部分,刚入党时,想的也还是好好做官,好好为人民服务,可是年岁渐长,接触的人事物多了,本心便也动摇了,于是就渐渐学会了贪污受贿、蝇营狗苟。
年轻时血气方刚、挥斥方遒,十二年光景,早已物是人非,可他仍记得宸妃,记得林燮,记得年轻时的豪情壮志、酣畅淋漓,说起往事依然神采奕奕、热情激昂,岁月都不敌。仅是这一点,就足以让我对言侯肃然起敬。
想来行文至此,有一个人已经呼之欲出、避无可避了。那便是主人公梅长苏——从前的赤焰少帅林殊,后来地狱中重生的麒麟才子、江左梅郎。我一直极力避免用语言来刻画梅长苏的形象,我明白,自己的笔触太过僵硬,文字太过贫乏,不足以来描摹我心中的梅长苏——亦是我景仰又深爱着的林殊。
对于梅长苏,我其实更喜欢称之为林殊。因为我觉得,梅长苏只是一个躯壳,麒麟才子也好,江左梅郎也罢,都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身份,空有麒麟之才,于阴诡地狱间搅弄风云。在这病骨支离、寿数难长的躯体之中,燃烧着的,是林殊的灼灼热血——战意豪情,烁烁激荡。
当年林殊一人一骑千里逐敌,挟剑惊风,横槊凌云,雪夜轻薄甲,赤膊降烈马。男儿志气,铁骨铮铮。梅岭地狱归来,他身上背负着七万忠魂的殷切希望,复仇、平冤,开眼指点朝堂,合眸酝酿江山。
他所有的未雨绸缪、呕心沥血,都是为了平反十三年前的赤焰冤情,还冤忠魂一个公道,还大梁一个清明朝堂。案情昭雪之后,他本可以逍遥自在地做他的江左盟宗主,放浪江湖,却毅然决然转身,投奔战场。“放眼十万男儿,奔腾如虎;环顾爱将挚友,倾心相扶。”烟尘滚滚,他始终是当年那个赤焰少帅林殊,梅岭寒雪,浇不灭满腔激昂的热血。一颗赤子之心,人性漆黑的夜空里,这一盏心灯如月。
纤指拨捻之间,流光一瞬。问苍天,问岁月:你还记得最开始的你吗?你还是当年的你吗?你还记得你想要的模样吗?像林殊、言侯、景琰这样,一身风骨,永远留有一颗永不泯灭的赤子之心的人,恐是寥寥少数。
梅长苏没有选择安逸的江湖生活,而是选择了沙场杀伐,选择回到林殊的结局。他对景琰说:“我始终都是林殊,我身上始终都流着赤焰的血。我做了十三年的梅长苏,你让我再回到林殊的结局,难道不好吗?”
这几句话时常萦绕在我心头,挥之不去。所以每每读完《琅琊榜》,脑海里就只留下干干净净的一个词——荡气回肠。
“纵年寿难永,无愧一生所求。此去踏关山千重,将前程挥袖。”重披战甲,英姿飒爽。梅长苏拨转马头,催动铁骑奔赴北境战场的身影,常驻我心,常入我梦。梦里,自己站在帝都金陵的巍巍城门之上,看万千虎狼之师浩浩荡荡远去,踏起尘埃飞扬,十里黄沙。仿佛自己也是故事中人,仿佛自己也有一样的悲壮激荡、一样的感同身受。
却笑自己只是个书外人,是个看客,凭空生出三分“犹恐相逢是梦中”的凄凉。几度落泪,几度回首,几度掩卷,几度长思。何其幸运,遇见《琅琊榜》,遇见林殊,遇见言侯、景琰,遇见这如此之多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儿。
一身风骨,荡气回肠。
(因篇幅所限,本文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