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砥砺前行 新时代再续辉煌
浙江公路技师学院青山湖新校区正式立项
![]() |
学院在全国交通运输职业院校学生 无损检测技能大赛中包揽 团体个人一等奖。 |
四十年砥砺前行 新时代再续辉煌
浙江公路技师学院青山湖新校区正式立项
金秋送爽,浙江公路技师学院传来好消息。日前,其位于临安青山湖科技城的新校区项目获省发改委批准立项,有望于明年正式开工。
四十年立德树人,几代人薪火相传。已经掌舵3年的现任院长万毅宏信心更足了,“我们一直立足行业办学,特色鲜明,新校区紧锣密鼓进入开工前准备,这意味着我院校园规模再上新台阶,即将开启全新时代,再续辉煌。”
270亩新校区立项:
建实训大楼提升技师培养比例
拥有3000多名学生,每年学生尚未毕业就被抢订一空,浙江公路技师学院用四十年,华丽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几次锐变。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规模是软肋。
“在青山湖科技城新校区,我们一直梦想的实训大楼可以建起来了。”9月7日,当得到新校区立项的消息,副院长杜晓红的日程迅速排满,“前期准备非常紧张,我们争取明年尽早动工,2021年投入使用。”
据透露,新校区面积270亩,投资5.8亿,建筑面积达11.6万平方米,围绕智慧交通,打造现代化公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摇篮。比如引企入校进行各个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打造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入校即入厂的理实一体化培养。学院的王牌路桥系更要在新校区里面建造一条充满高科技的基于物联网信息技术的智慧公路,培养学生开阔的产学研视野,让专业建设适度领先于行业,这在职业教育的同类学校中开了先河。新校区落成后,可满足2-6年级的学生学习和实习。而现在的西溪路老校区则提供给一年级新生使用,并继续开展行业培训和试验检测等社会服务类项目。
可以想象,在新校区学习技能将非常幸福,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可以在一旁的技能实训室进行技能操作。杜晓红副院长表示,未来,学院将立足行业,在现代交通、智慧交通等方面开辟更多新专业。同时立足特色,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专业设置更齐全。学生规模人数达到5000人,将大幅提升培养更适合企业需求的技师比例,大量引进行业领先的新设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美好前景令人期待。
四十年修师德筑师魂:
建起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品牌教师团队
从初创时10名教职工,到目前264名教职工,四十年来,学院修师德筑师魂,建起了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品牌教师团队。现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192人,其中研究生40人、高级职称43人、高级技师25人。
“现代学校应追求让人享受‘教育的幸福’,教师的幸福感首先在于对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于专业能力上的自信。”万毅宏深知教师队伍建设对于一所优质技师学院的重要意义。为此,学院成立了教学能力提升办公室,聘请校外专家作为办公室咨询顾问,建立教师发展长效机制。另外,还注重对教师“生命质量”的关心,学院管理更加人文,充满关爱、尊重、民主,构建起多元的教职工激励机制。
确实,作为现代技工类院校,教师专业性是根本。立足于“学徒制”的“双轨共行、蛙式双栖”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师专业能力。不久前,学院与浙江大成建设集团打造校企合作2.0版,开拓人才引进渠道,从企业直接引进一批“技能名家”作为兼职教师。根据协议,未来5年,双方将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职、校企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制”。同时,还将一起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一体化培训教材编写及师资队伍建设等项目。
汽车专业与4S店、汽车厂家如知豆、长江汽车等企业进行了紧密合作,共建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工作室。路桥系引入地铁施工方面的周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公路试验检测、勘测设计、工程造价等方向都建起了技能大师工作室,直接把企业大师请进课堂,让青年教师接受大师面对面的传艺。管理系一直与阿里巴巴、百世物流等大型电商、物流企业保持良好校企合作,并与税友衡信公司合作,成立衡信会计工作室,提供真实业务让学生“真刀实枪”磨炼技能,这一培养模式短时间内迅速吸引了多家院校前来学习取经。一系列校企深度合作,令教师队伍整体实力效果提升明显。现在,“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0%以上。
四十年来,不计时间编教材、写教案、制课件、搞课改的教师越来越多,不仅在全国、省市等各类比赛上大放异彩,还有许多人获得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省市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严教勤学,求实创新:
多少失意学生蜕变优秀毕业生
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院长万毅宏的心中装着一个坚定而朴素的治学理想。他这样诠释“实”与“活”的教育思想,“实”即实在师资、实在课堂、实在学生主体;而“活”体现在资源开发上,方式方法上以及增值性评价上。不难发现,其“实在基础,活在生成”的核心观点,更倾向于关注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更指向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人生的‘基础’是德智体美的统一,是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如果简单地认为就是一个‘学科知识的基础’,就会引导学生片面发展,从而使技工教育丢掉自己根本的价值与功能。”在万毅宏看来,人才就是“基础扎实,习惯良好,发展全面,学有所长”,而“基础”培养的突破口放在学生晨跑、晨读、内务整理等细节,逐步改善学生精气神。
从5年前一名失意的中考落榜生,到现在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和拿奖多多的技术能手,赵成培可以说正是这一培养核心观点的典范。赵妈妈对儿子的蜕变深有感触,“我们选对了学校,我儿子重新找回自信,找到了未来。”近年来,学院有5名学生获评为全国交通运输技师技工院校“百佳学生”,1名学生获得人社部劳动出版社“技能雏鹰奖学金”。
学院的德育工作在全员化基础上,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助推学生成长成才。全员德育周、道德实践周、“五四大合唱”、德育主题月、元旦文艺汇演、夏季文化艺术节、公寓文化节、团员示范寝室争创、心理健康宣传月等活动贯穿于教学,德育之花全面绽放,丰富了学生生活,繁荣了校园文化。去年,学校还成立了德育工作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学生管理家校协同,一时间,好评如潮。
生活化的德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更是润物细无声,学院学生社团和志愿者活动如火如荼,作为学院德育工作的一大品牌,青年志愿者总队走进社区、青少年发展中心、西湖景区、省科技馆献爱心……成立5年来,近50人次被授予“优秀志愿者”等荣誉,青年志愿者总队则多次获评为省市先进集体。
教学教研硕果累累:
专业蓬勃发展竞赛拿奖拿到手软
翻开校史,闪现多个亮眼的“领先”——参与预应力锚固体系多功能自动控制综合科研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被评为全省技工院校首批示范性专业……可谓硕果累累。
可办学之初,学校只有筑路机械修理一个专业。90年代新增公路养护专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专业建设迎来第三次“洗牌”。先后新增现代物流、汽车与工程机械、农机使用与维修、测绘工程技术等专业。去年,新能源汽车维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2大专业实现招生,多个专业的融合,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今年,又新增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至此学院公路施工与养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筑路机械操作与维修等13个专业基本稳定,在路桥系、机电系和管理系三轮共进之下,形成了比较科学合理的专业布局。其中,公路施工与养护、工程机械、汽车运用与维修、现代物流、电子商务5个专业成为我省技工院校品牌专业。
学校分层培养更具特色。2000年,与浙江工业大学成教院联合办学,招收工民建、计算机专业三个高职学历班,同时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3+2)开设了五年一贯制大专学历班。开启了分层分类培养即“初、中、高职并举”的办学模式。2014年,学校路桥系启用了新的技师研习中心,“6+1”导师制模块化技师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共建大师工作室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生职业能力得到行业企业高度认可。
独具专业特色的四大实训中心更具规模,其中路桥实训中心设置集料及混凝土实训室、力学室等数十间实训室。工程机械实训中心,六大实训模块有三大模块已处于国内同类院校的领先地位。汽车实训中心八大实训模块,12个实训室,可满足近400名学生的实训教学。物流综合实训中心的设备、功能在我省职业类院校中均名列前茅。得益于实训中心的助力,学院实现了四个专业群的技师层级全覆盖。
组织师生参加技能竞赛是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一大战台,更是让师生走向成功的星光大道。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学院获得全国、省级等各类比赛一等奖47项,二等级53项,三等奖71项,并多次成功承办全国和省市大型技能比赛。
行业服务也已成为“金字招牌”。正在深入推进中的全省公路建设项目“美丽班组”创建活动,学院全力参与其中,组织教师赴施工企业进行技术性班组调研工作,并将活动与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等紧密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目前,学院累计为交通公路行业累计培训技术人员7万人次。试验检测中心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材料试验及道路、桥梁、隧道、交通工程现场检测系统,累计完成检测桥梁、隧道5000多座;每年检测公路路况2万公里,有效保障了我省桥梁、隧道安全。
积四十年成果,铸新时期辉煌。万毅宏表示,站在新的起点,深感技工教育任重而道远。未来,学院将争一流的办学条件,建一流的教工队伍,求一流的学校管理,立一流的校纪校风,创一流的教育质量,育一流的现代人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