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巴黎探红楼
到巴黎旅游,卢浮宫、凡尔赛宫、凯旋门、艾菲尔铁塔、枫丹白露等是必看的景点。离开巴黎前,侨居巴黎的友人告诉离凯旋门不远处有一座红楼,楼的主人是一位从浙江湖州农村走出来的中国人。这引起了我们几个来自浙江游客的浓厚兴趣。所幸我们的住处离之不远,在友人的指点下,很顺利就找到了红楼。
红楼位于巴黎号称富人区的第八区,紧邻蒙梭公园,距凯旋门仅一公里之遥,巴黎旅游指南中把它称为“中国塔”。还没有到红楼,远远就看见前方斜十字路口耸立着一幢有着鲜明东方特色的五层古红色楼房,与四周香槟色奥斯曼式建筑“格格不入”。走近红楼,一股浓浓的中国风扑面而来。楼前一株桃花,亭亭如盖。门楼“中国红”的柱子格外醒目,屋脊上的中式雕塑装饰小兽给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中国人带来一阵惊喜;门楣上两个篆体写就的"观止"二字赫然在目,显示着主人的自信;右边门柱上贴着一块精致的牌子,上面用篆体写着一个大大的“卢”字,下面是主人英文缩写的姓名;左边挂有一块用中外文写的“巴黎彤阁"的牌子。彤者,红也。阁者,楼也。我想巴黎红楼大概由此而来。
走到楼前,大门紧闭。我们按门上的电话号码拨打电话,但一直无人应答,朝里面喊了几声也没人理会,只好在栅栏外打量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红楼。这是一座五层的塔式建筑,塔身宏伟,呈四方形,屋顶由典型的中式琉璃瓦和斗拱组成,门口悬挂着卢吴古玩公司的招牌。从外面费力地透过一层的窗户,似乎能窥见内部摆放着青花瓷瓶的文物。
友人介绍,这座楼的主人叫卢芹斋,出生在浙江湖州的农村,地地道道苦出身。幼年失去双亲,成为孤儿。初寄养于远房的堂叔家,后入南浔古镇张家做仆人。张家大少爷,就是日后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的张静江。1902年,张静江任清廷驻法国商务参赞,张静江将聪明能干的卢芹斋随身带到巴黎。张在巴黎开设“运通”公司,售卖中国的瓷器、字画、丝绸和茶叶等,将收入资助孙中山,支援辛亥革命。
卢芹斋在公司从古董店学徒开始,刻苦学习古董店的各项业务,又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法语、英语,很快受到老板赏识,卢芹斋逐渐出任掌铺。辛亥革命后张静江回国协助孙中山革命,卢芹斋则留下来开办了自己的古董店,成立了卢吴古玩公司。
当时的中国正是清王朝土崩瓦解的时期,局势不明,人心不稳,国宝流散,古董市场异常红火。卢凭借鉴别中国文物的本领,成功低价收购不少古稀珍品,推销到欧洲市场。当时的欧洲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繁荣的时期。东方热成为一种时髦,赏玩中国古董成为有身份、有教养的象征,而卢芹斋却向他们展开了一幅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古董画卷”。
他让欧美收藏者学会欣赏中国墓葬文物——墓葬雕刻、青铜器、陪葬古玉、陶俑、佛像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卢芹斋是让西方认识中国古董的启蒙者。他以精湛的文物专业知识和天才的商业眼光逐渐征服了欧美收藏者。他经手的很多古董由死变活,由冷变热。很快,卢芹斋以其收藏众多精美的中国文物,征服了巴黎、伦敦、纽约等地的文博界。据说,现今海外的中国文物至少有一半是经他手流转出去。他由此成为享有盛誉的中国古董鉴赏家,成为欧洲华人中的名人,更成为巴黎上流社会里的名流。
卢芹斋40岁时,他的古董生意正如日中天。这时,他想将已买下的富豪云集的库尔塞勒街上的一座法式建筑改建为一座完全中式的建筑,用来展示和销售来自中国及亚洲的艺术收藏品和古董珍宝。但这在市政规划非常严格的巴黎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卢芹斋第一次提出的改建计划果然没有获得批准。但他没有气馁,在法国建筑师的协助下,再次提出了申请。也许是他的名望,也许做通了某位高层的工作,巴黎市政府竟然批准了他的申请。改建工程从1926年开始,仅用了2年时间,就把原来3层高的公馆改建成了5层的中式楼房。
红楼的底层大厅是一个古色古香的中国世界:唐代的石雕护栏、魏晋风格的浮雕藻井、清代家具画屏……在巴黎满目的西洋景中独成一格。二楼比底层更为富丽堂皇,墙壁全部以明代、清代花鸟人物漆画壁板为装饰,配以花鸟浮雕藻井和家具,中式雕花床被改成了壁龛,里面陈设着佛像与画卷,窗户也做成中式雕花窗棂,十足中国传统建筑的风味。三层、四层不对外开放,用于储存古董家具。五层的一间和地下层都是印度古董的展厅,装饰风格也是纯印度的,壁板雕塑都是真正的印度古董。馆内还按主题设置了不同的展厅,陈列着卢芹斋的个人藏品,包括至少1300本古籍、3000份展品目录、3000张老照片等。正因为如此,主人才有底气在门楼上写上“观止”二字。红楼,已成为一座亚洲艺术博物馆。
卢芹斋,这位红楼的主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叱咤欧美艺术品市场的古董巨商,到现在也还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一些人对他走私大量文物到国外,造成国宝大批外流而扼腕痛惜,把他称作文物贩子,更有甚者把他视为国贼。而有人则称其为首位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古董商人,他用近乎一生改变了西方收藏界的艺术审美,创造性地用一些西方的词汇来定义中国文物,是最早用实物作中西方艺术史对比的人。他在自己的画廊里,频繁举办展览和沙龙,借此机会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艺术,是一个真正开启西方对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认知的人。
回望这座神秘的红楼,遥想当年红楼的主人,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感慨。红楼的主人已离我们远去,他的是非功过也任由后人评说。但这座被巴黎市政府列为文化遗产的红楼,将永久矗立在世界艺术之都的中心,承载着卢芹斋的人生故事和卢氏公司的兴衰成败,诉说着我国那段积弱积贫,国宝大量外流而令人痛心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