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是陈塘关里的人

返回

你我都是陈塘关里的人

作者:孙雯 阅读数:0

  1

  2019年,那个在电影里闹海的哪吒40了。

  他影响的人群包括《哪吒》的导演、同样40岁的饺子。如果以饺子作为一个分界,这个人群的年龄可以前后拉长40年。

  不过,这个夏天,那个在我们印象中将东海搅得天翻地覆的哪吒,退出了大众舞台,另一个魔童横空出世。

  新哪吒被预设了美好的前程,一颗灵珠等待他降临的那一刻与他合体,但因反派申公豹从中作梗,哪吒成了魔丸的化身。

  原本他可以继续生于1979年那款哪吒的故事——拥有无法无天的自由,拥有法力无边的宝器,动辄就带上乾坤圈和混天绫往东海“耍杂技”,分分钟就抽了龙太子的筋,惹得龙王水漫陈塘关;

  原本他也要抛却父母给予的肉身,切断血缘的关联,以几段白藕重生,就此顺理成章地挣脱中国文化中“父命如天”的设置。

  但是,没有。

  魔丸附身,让他连走完这些套路人生的资格都丧失了。

  2

  这个哪吒不闹海,闹情绪。

  哪吒的降生,让李靖夫妇驻守的陈塘关片刻不得安宁,而三年后电击雷劈的宿命也在等着他。

  当然,这个哪吒,依然是个熊孩子,而且,熊得无比刻意——两个魔性的黑眼圈,一嘴狡黠的大尖牙,双手插兜,路都走得没正形。

  一个字:丑。

  而且,这个不到三岁的孩子丑出了三百岁的沧桑。

  除了他自己,整个陈塘关的百姓早已知道他与魔丸合体。作妖,那是迟早的事。

  为此,父母深锁家门,众人避之不及。这些幼年阴影,让哪吒紧闭心扉,内心戏大概是:呶,人生反正就这样了。

  ——其实,熊孩子也挺敏感。

  3

  被中途插手的命运也是命运。无从选择。但可以改变。

  这样的设定,是《哪吒》火起来的最基本前提。

  而具体到类型来说,如同样火过的《大圣归来》,哪吒和孙悟空都是传统文化中众所周知的形象,他们却恰恰突破了那个众所周知的形象。哪吒们的反叛,不仅仅是反叛于世道,更是反叛于似成定势的自我。

  那个被以魔法关在幔帐中的哪吒,其实很像今天的小孩——在平安富足的现实里,我就宅着,但骨子里的燃情其实丝毫未减,遇到特定的温度与催化剂,燃爆是分分钟的事。

  那么,对于年轻人来说,看哪吒,看到的就是自己。

  由归来的大圣,到今天的哪吒,这类国产电影的红火,其实预示了我们对过去时代的逐渐告别。

  不但哪吒变了,连李靖夫妇也变了。

  李靖由过往举剑托塔的严厉,生出了作为一个父亲的儒雅和温情,他勤于公务,没有多少言语,却暗暗牺牲自我为哪吒铺就他途。像无数中国古代女子一样活在幕后的殷夫人,也走到了前台,她要镇守陈塘关,要陪夫君与儿子作戏、圆谎,还要承担大部分时间的陪伴。

  拿今天的话来说,李靖与殷夫人,这一对猫爸虎妈,也是陷于职场和育儿战场的中年啊。

  而过往的中国电影,时常坚持着父子之间的剑拔弩张,如张艺谋的《红高粱》《菊豆》,虽然电影中的两代人不是直接的父子关系,但父权的凌驾,淋漓尽致。要打破两代人的僵持,只有“弑父”一条路。

  过去的哪吒,照样在这条路上奔走,虽说没有那么决绝,但始终未曾放下对父亲的恨意,1979年的哪吒,重生之后,过家门而不入。

  4

  40岁的中年人,是这个电影最有感触的人群之一。

  你几年前生下的“小魔童”正在过度发育,他已然走入陈塘关所代表的社会生活,虽然他的“熊浓度”不及哪吒的万分之一,但仍是别人眼中毫无教养的混小子。

  哪吒有幸,有爱他的父母,鼓励他的师长太乙真人。他唯一的敌人只是陈塘关蜂拥而至的成见,在这成见面前,申公豹的私心根本不足一提,况且,他也是成见的受害者——即使是神仙的世界里,也信不过出家寻道的妖。

  电影中,一个胡子拉碴的大汉,以一记女声的尖厉呼喊,成为陈塘关“哪吒来了”的信号。然后,众生开始奔走呼号,乱成一锅粥。当然,电影无意出重拳来抨击这一并无大恶的人群,只是警醒观者不要成为随波逐流的大多数,成为成见的持有者,失去可贵的自我判断。

  因为成见,哪吒被厌弃,被误会,被一步步逼到魔性迸发。

  因为成见,元始天尊也是间接造成悲剧的人——混元珠的灵珠与魔丸,寓意着人的理性与感性,它们本是一个整体,天尊将其分离并置于不同的个体,必然塑造出偏执于某一方向的性格,哪吒与敖丙正是这种力量控制下的结果。

  可是,善与恶,哪里仅仅是将其毁灭或成就这么简单?

  背负压力和目的,善会促生恶——这是敖丙;施予爱意和帮扶,恶也有向善的可能——这是哪吒。而当善恶合体,成为一个性格完备的人,则可产生无限可能——这是敖丙与哪吒,你们津津乐道的CP。

  5

  不知是否是导演有意,《哪吒》能让人看出对当下教育的警醒。

  你的“哪吒”同样不堪重负,他被裹挟着,扛着你的期望,又要面对着灼灼的目光。但他的身边,是否有李靖夫妇这样的家人和如太乙真人般的师长?

  ——当整个世界与你为敌,我一直在你身旁。

  相反,你我都是陈塘关里的人。

  我们是否以饱含成见的眼光,看世界,看自我,看他人。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哪吒萌于内心的动力,不过,这句话说多了真是有点硌耳朵。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更应该想想的是,成年社会为这种动力增添了多少砖瓦。要知道,哪吒的叛逆和救赎,因为恨也因为爱。

  我想导演饺子对动画倾情投入的故事已经满天飞,这里不再重述。饺子就是一个哪吒,他的人生肯定是收获了诸多爱意,才有如此的坚持。

  故事和审美,比技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