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绳换船 乐于担当

返回

草绳换船
乐于担当

阅读数:0
舟山
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

  □ 走访人 舟山中学 周燕老师

  陆域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的舟山普陀蚂蚁岛,顾名思义,如同漂浮在东海中的一只小蚂蚁。

  “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前不久,我从浙江舟山沈家门专门前往蚂蚁岛探访,从轮渡上走下来,一眼望去,便可以看到这12个字。小小的蚂蚁岛有着闪亮的金名片:全国渔区第一个人民公社是历史的见证、三八海塘上书写着岁月的艰辛、创业广场里响彻着奋进的号角、渔民休闲广场里流淌着时代的活力……

  瞬间,我好似穿越了——上世纪50年代,一穷二白的蚂蚁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立了全国渔区第一个人民公社。走进蚂蚁岛人民公社旧址,81岁的林妙珠老人,如今依然风姿绰然,她还向我回忆起当年驾驶“妇女号”机帆船穿梭海浪间的情景。顿时,我们有感于他们持守信念的初心。

  在蚂蚁岛人民公社里,一把约40厘米长的圆头木榔头静静地躺在那。1953年,党支部提出打破单一近海作业方式,开辟远洋捕捞,这需要先进的大捕船,没钱咋办?党支部决定把岛上妇女组织起来,党员干部家属带头支持,搓草绳赚钱买船。一到晚上,在党员的带领下,全岛妇女齐心协力搓麻绳12个月,用6万公斤草绳换回一艘大捕船。那一刻,我们有感于他们乐于担当的精神。

  1972年底,李雪浓等妇女党员带头响应修筑海塘抵御灾害的号召,经过1年多的艰苦奋战,1300多米的海塘提前完工,除3个筑塘口师傅是男工外,其余全由300多名妇女完成,“三八”海塘由此成名。这,让我们有感于她们无私奉献的境界。

  九旬老人林阿信,曾前往北京,受到过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在人民大会堂作了《为祖国捕更多的鱼》的报告。老人回忆,受蒸汽火车的启发,他提出用烧煤替代烧柴的方式解决了捕鱼所用的网和绳都要用桐油栲的难题,使成本由八元降低到四元五角,缩短了栲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出海捕鱼的效率。从小舢板,到大捕船、机帆船,再到现代化船舶工厂,我们还有感于他们勇于创新的情怀。

  几代蚂蚁岛人不惧岁月艰辛,在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里拼搏奋斗。传承红色基因,当代青年更应学习父辈,在新征程中奋发有为、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