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很努力 才能保持“中等生” 我经历了成长蜕变

返回

主人公:小希,杭州某民办初中初三学生从公办小学到民办初中

每天很努力
才能保持“中等生”
我经历了成长蜕变

阅读数:0

  我2019年9月读初一,是杭州实施“公民”同招、“全民”摇号前的最后一届,所以小升初时的选择很多,也很迷茫。我自己还好,我妈特别焦虑,茶不思饭不香,寝食难安,说的就是她。她每天刷朋友圈、微信群、论坛、公众号,如雷达般搜索所有关于升学的蛛丝马迹。稍微一点风吹草动,都会牵动她的神经。

  爸妈在升学上的想法很统一,尽可能争取优质的教育资源。我刚读幼儿园,他们就买好了区内口碑不错的学区房,所以我很顺利地读了公办小学,小学六年,我还是挺优秀的,校内成绩名列前茅。班主任建议我们,去读家门口的公办初中,争取分配生(当时还叫保送生),但那时热门民办初中吸引了很多优秀的学生,我妈给我看了几所民办初中的师资、课程、升学率,我都挺喜欢的,所以报民办,成了我小升初的第一选择。

  报名前,我们开了家庭会议权衡再三,放弃了我很向往的一所住宿民办初中,因为爸妈舍不得我住校,打算报名离家比较近的一所民办学校。

  我运气不错,摇中了这所学校,但开心了没多久,我就遭到了当头一棒——入学后的第一次摸底测试,考砸了。那之后,每次测试的成绩都不理想。我读小学时从没掉出班级前三,在初中成了“中等生”,甚至有时还会成为班里的后三分之一,全家都很难接受这样的落差。

  怎么办?努力呗。课内从不落下,课外去上补习班,一直上到“双减”政策出炉。我的成绩有起色,但起伏很大,在高手如云的班里,从来没有在成绩上刷过存在感。我曾觉得自己在学习上游刃有余,现在却要每一天很努力才能跟上班里大部分人的脚步。

  作业多,效率不够高,不得不挤压睡眠时间,周末也没办法放松,去看看我喜欢的历史书,偶尔看场球赛,都觉得好内疚,太浪费时间了。

  不过我的心态还行,没有逃避,没有厌学,愿意继续努力,和同学们相处也不错,但我的自信心是切切实实被打击到了。

  现在,我面临初三最后的冲刺。三年前立下的“前三所”目标,早就放弃了。以我目前的成绩也不敢去想分配生。

  前几天,我和读公办初中的同学聊天,有好几个同学的小学成绩远不如我,但在公办初中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争取分配生。不过他们也羡慕我,觉得有竞争力是好事,可以你追我赶地努力学习,如果裸考的话,竞争力肯定更好。

  突然觉得,真的是围城啊!

  有时候我会想,三年前这个选择正确吗?我如果晚生一年,就可以遇到“公民”同招、“全民”摇号,我会做出其他选择吗?

  其实,我对我的初中还是挺满意的,管理井井有条,课程设置丰富,老师教研能力很强,非常认真负责。我的小伙伴们很多都是各小学里的佼佼者,也激励我不断努力,见识了“人外有人”,让我更有动力去奋斗。

  初中这三年,我真的是好好地锻炼了自己的抗压能力,我妈经常给我做心理建设,我知道,其实这也是在说给她自己听。经历疫情、学业竞争等各方面的考验,我都挺过来了,我想我会更强大,迎接成长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