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荡起双桨,岁岁难忘今宵

返回

代代荡起双桨,岁岁难忘今宵

著名词作家乔羽去世,代表作回响在几代人心里

作者:本报记者 汪佳佳 本版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阅读数:0
2009年时的乔羽
2008年乔羽和李谷一合影

  每年的央视春晚,当《难忘今宵》的歌声响起时,我们总能瞬间感受到,旧的一年真的远去了。

  而陪伴了我们27届春晚的金曲《难忘今宵》的词作者、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于2022年6月19日晚因病在北京去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5岁。

  乔羽是我国著名词作家、剧作家,被誉为“词坛泰斗”。《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爱我中华》《大风车》《人说山西好风光》……乔羽一生创作了上千首歌曲。这些歌曲陪伴了几代中国人,在许许多多的国人心底和每一寸中华大地上久久回响。

  乔羽曾说:“艺术家应该是有两个翅膀的大鹏鸟,一个翅膀是坚定不移的爱国心,一个翅膀是光辉灿烂的作品。”

  而乔羽也用他的一生,向世人展示了他的“两个翅膀”。

自幼熟读诗歌,为日后歌词创作埋下种子

  1927年,乔羽出生在山东济宁运河边的一个贫苦家庭。

  乔羽的爷爷是清朝的秀才,开办的私塾在方圆几十里很有名,乔羽的父亲也是读书人。

  到了乔羽出生时,因时局动荡,家境已经衰败了,不过父亲对乔羽的教育没有放松。

  他3岁时,父亲就教他认字,读《千字文》,4岁的乔羽已经认识了3000多个汉字,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

  《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幼时的苦读,在乔羽心中埋下韵律的种子。格律诗、乐府、古今民歌……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歌词创作夯实了基础。

  14岁时,乔羽的父亲去世,做店员的大哥支撑着整个大家庭。到了上中学的年龄,乔羽打听到,只要每学期考第一名,可以免费上学。于是,他向大哥要了入学时要交的一块银元,年年考第一,就用这一块银元读完了中学。

  1946年,经中共地下工作者的介绍,18岁的乔羽走进太行山,进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读书,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歌和小说,还写过秧歌剧。2年后,乔羽进入华北大学剧本创作室,开始了专业创作。

  1948年年底,作为文管会成员,乔羽奉命进驻北京长辛店。在迎接开国大典的日子里,他带领3000多名工人参加了入城彩排。

  1949年,乔羽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他站在天安门广场上仰望国旗,热泪纵横。

  乔羽曾先后担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名誉会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等职务,也曾担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

  终其一生,他都在为中国的文艺事业辛勤耕耘。

数十年如一日潜心创作,他的歌词激励了无数人

  1948年秋,乔羽从北方大学毕业后留校,专职从事歌词和剧本创作。接下来的十年,乔羽迎来创作的巅峰时期。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他在北海一桨一桨“划”出来的。1954年,接到给电影《祖国的花朵》创作歌词的任务,乔羽带着女友佟琦去了北海公园。他们租了条船,在北海泛舟。恰巧碰到搞活动的少先队员,乔羽和小朋友们比赛划船。

  两桨斜插水中,小船随波起伏,灵感缓缓流淌:“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这首歌能传唱多年不衰,他说:“那个时代是咱们中国人心情最为舒畅的时代。我用最好的心情写下了最真实的生活。”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我的祖国》刚诞生时的名字叫做《一条大河》,是乔羽为电影《上甘岭》插曲所创作的歌词。

  1956年夏天,乔羽到江西采风,其间接到导演沙蒙从长春发来的数封急电,希望他为电影《上甘岭》创作歌词。

  从南昌开往长春的火车上,乔羽一路凝眉沉思,志愿军战斗的场景于脑海中闪现,但歌词的灵感却无从寻觅。多年后,已是古稀老人的乔羽回忆创作经历时说,当时他“憋”在招待所中,导演沙蒙每天拜访,不提催稿,总是坐坐就走,但让他压力很大。最后,乔羽决定跳开关于志愿军战斗场面的桎梏,写一首激发爱国热情的歌曲。

  他自然地想到了在江西采风时所目睹的长江。于是,长江的滚滚波浪,稻香白帆流淌进歌词内。数日后,沙蒙拿到歌词当即拍板采用。当他询问为何开篇不用“万里长江”,而用“一条大河”时,乔羽回答说,一条大河可以想象成任何一条河,每一个人家门口的河,都和他的命运有关,想起这条河,就能想起很多事情。

  后来,在乔羽的老搭档作曲家刘炽建议下,《一条大河》改名叫《我的祖国》。在乔羽建议下,这首歌由郭兰英演唱,最先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电影尚未上映,歌曲便已风靡全国。无数年轻人,在这首歌的激励下,奔赴祖国各地的建设岗位。

  《难忘今宵》则是急就章。乔羽曾回忆道:“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排练的时候,当时的导演突然觉得缺少一首与整台晚会相映衬的歌曲,深夜匆匆赶来找我,开口便直接要歌词。我当时很吃惊,看他急得不行,但是又没法当场写就,就让他先回去,答应他说早上5点一定交稿。工作完毕已经是凌晨3点了,而且事情来得太急,连要写什么内容也没有交代。我就想大年三十家家团圆,人人都有美好的祝福……就有了‘难忘今宵,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神州大地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

以不老之笔写赤子之歌,他把祖国和歌词连结在一起

  乔羽的歌词语言平实直白,但却在平凡中透着动人。乔羽自己也说:“我不喜欢涂脂抹粉,喜欢直来直去的大白话。”

  在乔羽心中,带着淳朴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是最好的作品。他曾经说:“我一向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美食,高堂华屋。它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

  而这样的歌词,却是“容易写,写好难”。

  简单的意象,朴素的讲述,要连缀成动人的句子,让人们觉得朗朗上口,更需要创作者用心的雕琢。

  而乔羽的灵感,来自于他对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深厚的情感。他曾说:“不论在什么时候,我都要去表达这个时代人民大众心底最美好的感情。”

  乔羽的青少年时期,正是抗日战争的时候,当时他听得最多的是聂耳、冼星海作曲,田汉作词的歌。“那些婉转动听的歌,那些壮怀激烈的歌,才是我当时精神生活中真正活生生的东西。”

  乔羽也曾在回忆自己的创作生涯时表示:“《我的祖国》为我的歌词创作生涯开了一个好头。从此,我把祖国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与歌词的创作紧密联系起来了。”

  乔羽离世的消息传来,多位文艺界人士先后发文表达缅怀之情。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更是哽咽不止,悲痛难抑。“我始终认为他的词作没有人能够超过,而且他的人品也特别好。”李谷一说。

  斯人已去,但就如一位诗人所评价的那样——只要有祖国在,乔羽的“一条大河”就会奔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