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起点孩子的家长 你们别着急

返回

一年级入学超半月,资深班主任有话说:

零起点孩子的家长
你们别着急

作者:本报记者 金丹丹 通讯员 陶冶 陈佳佳 徐敏霞 阅读数:0
视觉中国供图

  新一年级孩子入学已经超过半个月,面对全新的学习和生活,孩子和家长都有不少困惑。

  班里零起点的学生多吗?孩子们学得怎么样,能跟上学习进度吗?又要学新知识,又想安排兴趣班,忙不过来怎么办?

  我们邀请了多位资深班主任老师来答疑解惑,他们都带过多年的一年级孩子,有着丰富的经验。

零基础的孩子,能跟上吗

  “儿子没有专门学过拼音,识字量不大,也没报过写字班,有点担心他跟不上啊。”最近,一年级家长王女士有点茶饭不思。

  她告诉记者,儿子的幼儿园三年比较轻松,更注重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的培养,属于“零起点”上学的。“班里最能干的几个小孩,都很厉害。认字上千的,早早能自主阅读的,20以内加减都已经很熟了。还有个别孩子,一年级的语文、数学内容几乎都掌握了。在这样的同学对比下,我们家孩子显得很普通。”

  不过,多位班主任老师表示,相比往年,这届一年级孩子零起点的比较多。杭州市采荷三小的方贞老师在班里做了一个统计,零起点的孩子占了一半以上。

  “双减后,带来了一些改变,家长们没有那么焦虑了。”在方老师看来,这是一件好事,家长不再过于在意提前开始学科学习,而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更注重学习习惯、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方老师表示,从入学二十多天的情况看,班里零起点的孩子们表现都很不错,家长们可以放心,教材针对的就是零起点的孩子,是符合孩子成长特点的,老师也是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教,所以孩子们都能赶上进度。“一年级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许提前学习过一年级内容的孩子刚开始的表现会比较突出,但只要家长重视,积极配合老师,多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差距就会逐步减小。”

  有跟踪调查表明,提前识字、计算,孩子小学一二年级时在学习上的优势比较明显,但到了三四年级,是否提前学,孩子们的差距并不大。到了高年级,拼的是学习兴趣、态度、习惯。而孩子的好奇心,对学习的求知欲,是家长更要保护的。

放学后似“特种兵”,自己也忙不过来怎么办

  “每天都感觉忙不过来!”女儿读一年级后,家长徐女士感叹,每天接了娃放学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像“特种兵”。

  “不光要巩固校内课程,孩子还有很多兴趣特长,每天都要花时间。原本我们周中有轮滑和绘画课,因为时间安排不过来暂停了。练琴时间已经从一个小时压缩到了40分钟,还要练跳绳、亲子阅读、学英语等。学校的晚托X课程、社团课也非常有意思,但又担心时间排不过来,怎么办?”

  杭州市竞舟小学的黄海岳老师表示,的确有不少一年级家长有同样困惑。

  “一年级刚入学,孩子们处于适应小学的关键期。相比幼儿园,小学的课程多、活动量大,放学后,孩子会比较疲劳,是否安排兴趣课程,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父母要给孩子多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要让孩子觉得读小学后,是没完没了的上课、学习;要给孩子留出时间玩耍、休息、劳动和锻炼。有些孩子精力比较旺盛,学有余力的,可以有选择地报兴趣类课程,但也不要把每一天都排满。”黄老师表示,一年级的孩子,每天回家也需要一些时间去复习新学习的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课外兴趣班太多太满,引发倦怠,本末倒置,容易导致恶性循环。

一年级处处都是教育细节,老师有何建议

  杭州市丁兰第三小学的黄灿灿老师表示,开学不到一个月,孩子们存在一些困惑,比如还没有完全建构小学概念,对上学还有些懵懵懂懂,对学习处于茫然的状态,与同伴有摩擦,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等。

  黄灿灿老师发现,除了孩子,家长们也需要积极适应,完成小学生家长的角色转换。“他们有困惑,比如焦虑孩子的适应能力,担心跟不上学校的进度节奏;孩子时间管理意识欠缺,比较拖拉;没有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家庭教育,不知道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家长等。”

  在黄老师看来,一年级处处都是教育细节,时刻都考验着家长和老师的智慧。在孩子各种习惯的培养过程中,老师要随时观察,做出适时的调整,才能制定最适合自己班级孩子的教育方式,把一个个“问题”变成一个个“课题”,与学生一起教学相长。

  她给了一年级孩子家长一些建议:夯实自己的教育法则,多阅读相关书籍,比如《有准备的一年级》,把握一年级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建立家庭每日沟通时间,鼓励孩子遇到想要表达的事情,大声说出来;学习合理安排时间,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列出安排表与对应的奖励表;教孩子建立自我保护意识,鼓励孩子正确表达,提升孩子的勇气,成为一个有存在感、可以独立解决更多事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