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周冠军
曾一涵 杭州外国语学校
![]() |
杭州外国语学校初二男生曾一涵是浙江少年诗词大会的老朋友了。从六年级开始,曾一涵连续参加了三届诗词大会,前两次均入围决赛。今年,曾一涵更是以98分一举夺得初中组的首轮周冠军。
因为是从小学到初中的“三朝元老”,曾一涵对诗词大会的出题风格很有体会:“这次初赛不仅看我们的诗词积累,也考察我们对诗词的理解,比如诗人的思想感情等。题目有一定难度,有些诗词,我之前没见过,但能根据文意大概读懂。”
这与曾一涵的诗词学习方法不谋而合——“读诗、背诗不需要强求,我倾向于代入其中,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情感,自然而然记下来。”
曾一涵小学时喜欢看《中国诗词大会》,每一期节目都不落下。受小学语文老师影响,他每天早读都会念古诗词,并且通过大量阅读增加文学积累。
曾一涵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有时间就会看书,天文地理、唐诗宋词都有涉猎,每年还会列出书单,让爸妈帮忙购买。语文是曾一涵的偏好,他特别喜欢文学类和古诗词,知识面也很广。进入初中后,他的学业更忙了,但仍保持阅读习惯,每周起码读一两百页的书。
“我最喜欢的是李白和苏轼,尤其喜欢他们面对挫折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谈到诗词,曾一涵打开了话匣子,“青年时期的李白意气风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中年仕途不顺,他仍能保持热情,晚年遇到大赦,那句‘轻舟已过万重山’,也让人佩服他的豪情。”
进入杭州外国语学校,曾一涵的诗词学习更进一步。语文老师每周会有一节拓展课,深入讲解传统文化,上学期学千家诗,这学期讲苏轼的诗词。对于诗人名家,曾一涵也有了更深入了解。最近语文的拓展课,上到《满庭芳·归去来兮》,苏轼离别黄州去往汝州,描述当地风物,表达对黄州的留恋,“我很喜欢苏轼的写作手法,用平常事物写出情感。对我来说,诗词最大的魅力,就是透过字里行间,解读出不同的美。”曾一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