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小伙真帅,还会做一手好菜

返回

与1200多名全球高手过招,站上国际顶级烹饪大赛最高领奖台

宁波小伙真帅,还会做一手好菜

作者:本报记者 杨云寒/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阅读数:0
綦强(左二)和他的参赛队友
綦强
阎晗

  宁波两个帅小伙,拿下了国际烹饪大赛的金牌。

  昨天早上,很多宁波人的朋友圈被这则重磅消息刷屏——今年2月初,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第26届IKA世界奥林匹克烹饪大赛上,两位宁波小伙阎晗和綦(qí)强,与世界级选手同台竞技,最终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这项赛事始于1900年,每四年举办一次,是世界厨师联合会认证的国际三大顶级专业赛事之一。本届比赛共有来自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选手参赛。

  阎晗和綦强均为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烹饪专业毕业生。其中,2013级学生綦强所在的上海队作为唯一参赛的中国团队拿到了迄今为止中国在该赛项的首块团队金牌。他的学弟、2014级学生阎晗则作为青年厨师代表参赛,收获个人金牌。

  本报记者联系上了綦强,听他讲了讲夺冠背后的故事。

备战时几乎48小时未睡

想与更多同行交流比赛经验

  綦强说,比赛是今年2月4日举行的。提前一周,队员们就赶到了德国。“比赛一共23道菜,5名队员要负责甜点、前菜、开胃菜和主食,涉及200多个步骤,我们这次的设计是以海鲜为主的,但斯图加特不靠海,没有新鲜的食材。”为此,他们跑到一两百公里外的超市,找遍很多地方,才备齐了食材。

  除了食材问题,准备时间也非常紧张。“很多食材需要在比赛前提前加工,但当地的厨房没有加班的惯例。”于是,他们只好把食材带回酒店房间训练和加工。

  到比赛那天,为了做最后的准备,几个人几乎48个小时没有休息。好在,正式比赛过程非常顺利,可谓有惊无险。

  如今綦强已经回到国内,他希望把自己在国外比赛学到的经验,与国内的青年厨师们交流,“让我们中国烹饪厨师走向世界的舞台。”

  綦强在宁波古林职高学习时,就已代表学校参加过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此外,他还曾作为国家青年队队长参加了2018年举行的第二届“艾伦·冬金咖啡壶杯”阿布扎比青年厨师挑战赛,并摘得银牌。

  年纪轻轻的綦强,工作履历已非常丰富。2018年,他曾回到母校宁波古林职高担任西餐教师,后来又在北京国家服务中心担任西餐厨师长。2019年9月,时任德国总理的默克尔访华时,他还曾负责接待用餐。目前,他在上海一家顶级餐饮培训机构工作。

他们身上有精益求精的匠人气质

母校烹饪专业很有名

  另一位宁波选手阎晗目前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厨艺学院任教。同綦强一样,他也是很小就展现出了对烹饪的热爱和专注。

  2014年,阎晗在中考志愿中只填了古林职高的烹饪专业。进校后跟着名师一门心思学技艺,很快崭露头角,在校期间还入选了第44届和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

  学校一位老师告诉本报记者,无论是綦强还是阎晗,在校期间,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专注,“训练时常常一站就是一天,比赛时又是连续20多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觉。他们身上有精益求精的匠人气质。”

  记者了解到,宁波古林职高的烹饪专业赫赫有名,是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连续4届世界技能大赛烹饪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并造就了一批明星学生。綦强和阎晗便是其中的翘楚。

  今年,该校又有两名选手——康邦成和宋浩男,入选了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烹饪(西餐)项目国家队,眼下正在重庆拉练。他们将冲刺3月份中下旬国家集训队“六进一”选拔赛,第一名将代表中国参加9月在法国里昂举行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