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责任感和爱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返回

孩子要养宠物,家长又怕又想尝试

培养责任感和爱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作者:本报记者 金丹丹 通讯员 刘威 整理 阅读数:0
丽水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的同学在课间撸兔子。

  孩子们的小困惑

  1.好朋友家有猫有狗,看到她每天和小动物们一起玩,我好羡慕。可是爸妈不让养,有什么办法说服他们?

  答:如果养宠物,不能带来家庭的欢乐与和谐,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想说服爸妈之前,你不妨先想想自己打算怎么照顾“小宝贝”。是你养还是爸妈养?费用怎么出?能按时喂食、换水、清理毛发吗?能带宠物散心吗?能保证它们不影响邻居吗?如果它死了,你能承受失落吗?如果这些问题,你都能回答好,养宠物也不是一件难事。

  当然,说服也要看时机。当你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爸妈提出奖励时;当你把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良好的自理习惯得到爸妈夸赞时……那就顺水推舟,展现你良好的口才吧!

  2.我们学校养了很多小动物,鸡、鸭、鹅、兔子等,我经常会去看它们。但妈妈担心学校动物那么多,我没法专心学习,不允许我去看动物。

  答:学校有很多动物真让人羡慕,能和小动物一起玩是非常开心的事情。妈妈不让你玩,一是担心你完成不了作业,二是担心安全。所以你可以向妈妈保证,自己不仅会按时完成作业,不会因为和小动物玩而忘记了时间,而且会在玩的过程中注意安全。

  同时,建议你平时多读书,了解小动物的习性,和小动物玩耍时一定会更开心。相信你和小动物相处的过程中还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可以把它们写下来,给妈妈看,相信妈妈也能支持你。

  3.我家养了十多年的狗去世了,我好难过,最近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我知道这样的情绪持续下去不好,该怎么改变?

  答:养了十多年的小狗不能陪伴你了,你这几天肯定非常伤心,常常想念着它,这个情绪是很正常的。你可以和爸妈一起制作一个小狗相册或者剪贴画,写一写你与小狗之间的故事,保留住你们在一起的回忆。难过的感觉会随着时间慢慢变淡,但是美好回忆永远不会褪色,它在你的心里活着。

  小狗是你的好朋友,它会因为你的快乐而快乐,会因为你的悲伤而悲伤。它肯定希望你每一天快快乐乐,所以请一定要带着小狗对你的爱,勇往直前。

  家长们的小纠结

  1.娃进入青春期,家里经常鸡飞狗跳。听说养小动物可以解压,缓解亲子关系,真的吗?我想尝试但又担心影响孩子学习。

  答:青春期的孩子出现一些心理、情绪上的波动是正常的,这些波动在面对可爱的小动物时会被无声地缓解和释放。孩子在照顾小动物时,会无意识地放松心情,此时更有利于亲子沟通。

  当然,你的顾虑也不无道理。你不妨回想一下:你们之间的矛盾是不是因为孩子没有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那些时间用在哪儿了?电子游戏上,社交软件上,还是其他方面?或许,通过领养小动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在领养前跟孩子约法三章,明确领养小动物的职责,培养娃的责任心;商量好与小动物玩耍的时间,缓解娃的学习压力;提前探讨照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培养娃的同理心,拉近你们之间的亲子关系。

  多商量、共同照顾,相信小动物会让孩子更快乐,让亲子关系更和谐。

  2.孩子养了珍珠鸟,答应每天放粮、换水、清理,但他总是忘,我该不该帮他照顾鸟?

  答:孩子忘记喂养珍珠鸟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要接纳孩子出现的问题,然后再和孩子明确喂养的责任。

  当孩子忘记喂养时,家长需要适当提醒他,不要通过让“宠物暂时挨饿”而让孩子从“自然后果”中学习。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考虑做事的顺序和“锚点”——在我们吃饭时,先喂宠物吃,形成习惯。

  如果孩子依然不能照顾好自己的宠物,家长可以教育、提醒、监督孩子承担起责任,也可以让孩子做选择,为宠物找一个被用心照顾的新家。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爱心与责任感都需要慢慢养成。

  3.孩子很喜欢小动物,但我们没有条件养,孩子只能在网上看看视频、图片过瘾。我觉得孩子很可怜,很愧疚。

  答:首先,如果没有条件,属于客观的情况,可以温和地告诉孩子家里目前的现状,分析不能养宠物的原因。

  其次,同理孩子的感受:妈妈理解你是真的很喜欢小动物,没办法养会难过等,让孩子感觉到家长也一样喜欢小动物。

  最后,根据孩子具体的年龄、不能养的原因来探讨解决办法。比如可以多带孩子去动物园走走,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告诉他们“爱小动物不一定要买回家养”。比如,可以和身边养宠物的好朋友商量,让你的孩子也参与照顾。

  特别感谢

  杭州市濮家小学老师

  周吉 胡香妹 余晶晶

  林晓华 凌陈 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