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别说话!”
让我们静静聆听
百鸟鸣春
![]() |
观鸟活动现场 |
![]() |
钱塘大湾区湿地的黑脸琵鹭群 省林业局供图 |
春暖花开,天上林间更加热闹起来。本地留鸟开始成双成对,筑巢育雏;迁徙鸟亦不断北上,开启繁育征途。
记者从浙江野鸟会了解到,很多候鸟会在杭州落脚,不久再次启程。因此,4月是观赏“季节限定”鸟儿的黄金月份。
前天一大早,浙江野鸟会公众观鸟活动的参与者纷纷赶到杭州市植物园,听百鸟鸣春,赴暖阳之约。
刚到植物园,鸟鸣瞬间入耳。观鸟活动导赏员徐婧给参与者发了一张记录表,上头列着接下来旅程中可能看到的鸟。
耳熟能详的是绿头鸭、白鹭、啄木鸟,此外还有珠颈斑鸠、大山雀、林雕等。不少是杭州常驻客,也有夏候鸟小灰山椒鸟,灰背鸫、黄眉柳莺、树鹨(liu)等冬候鸟,红尾歌鸲(qu)、库页岛柳莺等过境鸟。
“有一只鸟往那儿飞过去了!”刚走出没几步,就有小朋友兴奋起来。
掏出望远镜一看,是一只红嘴蓝鹊,尾巴长长,飞起来像一条线。它是古诗词里常见的青鸟,被视作信使。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小学课文《翠鸟》里的主角,就静立在小溪边的石头上。脖子处有白色“围脖”,背部有一道亮眼的蓝色,瞬间让人联想到精湛的点翠工艺。
“嘘,别说话!”树林间传来短促清脆的声音,原来是冕柳莺。这是一种过境鸟,再过段时间,它们就会离开杭州,往北飞去。
“要把柳莺认出来,是很难的事情,因为它们体型很小。”徐婧适时介绍,不同的鸟有不同的叫声,有些叫起来像是喊“地主婆”,有些是一串滑音。虽然鸟儿有些看不见,但是听声音,也是很美妙的事情。
往湖面看去,簇簇杜鹃花旁,一只夜鹭涉足水面,气定神闲地转着脑袋“巡视”;树冠之上有黑影掠过,追出去一看,是大嘴乌鸦;三三两两在水面游泳的,是斑嘴鸭;一抬头,白鹭从上方飞过……
喜鹊、大山雀、乌鸫……短短半小时里,观鸟小分队就已邂逅了十余种鸟类。
观鸟宜远观,不敢高声语。有贪图新鲜感的小朋友看到许多只乌鸫,有些泄气:“怎么又是这种鸟?”
徐婧解释,很多罕见鸟就会藏在常见鸟里,也有很多身形相似但各有特点的“亲戚”,比如乌鸫旁边就可能藏着白眉地鸫,“你要是不去细看,就会错过惊喜。”
观鸟除了听声音、看羽色,还可以看飞行姿态、喙、面部图纹,观察出现的环境、分布的特点,比如白鹡鸰飞行轨迹就会呈现波浪形,颇有意趣。
即使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节也有不同“住户”。在杭州植物园山水园旁的介绍牌上就写着:春季可以看到白胸苦恶鸟、普通翠鸟;夏季有发冠卷尾、黑鹎;秋季是黄眉柳莺;冬季是斑鸫、红胁蓝尾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