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法医秦明:守护生命的尊严

返回

春风IP奖

作家法医秦明:守护生命的尊严

作者:本报记者 何晓婷 阅读数:0
秦明在颁奖典礼现场
年轻时的秦明

  刚提笔写作时,秦明遇到过不少难题。

  起初,他只是抱着记录工作经历的想法“写日记”,照实写下推理细节,真实感较强,但不加修饰的文风也受到了争议。

  出版第一本书后,秦明就被评论刺激到了:“有人说你这写的啥玩意,《故事会》吗?”

  化批评为鞭策,秦明下决心努力提高写作水平,研读了不少文学大师的巨作,学习写作手法。

  但他一开始没去翻看悬疑类的小说——因为《心理罪》的作者雷米,秦明的老师,特地嘱咐他千万别看自己的书,担心他受同题材作品的干扰。后来,秦明认为自己的写作风格已经固定下来,这才读了很多悬疑小说。

  写作12年,秦明一直保持着阅读习惯。打开他的朋友圈,总能看到他发布的读书打卡,最近他喜欢看历史书和武侠小说,重新翻看了20年前读过的金庸小说,还在看熊召政的《张居正》。

  做好法医工作之余,秦明把更多业余时间留给了写作,每天写2000字,有灵感时能写2万字。所以他在生活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宅男”,但会尽量争取每周和老伙伴们踢一次球,闲暇时还会陪儿子打打手游。

  秦明的写作初心是让从事法医职业的人有更多荣誉感和满足感,但写着写着,他也希望能对社会起到警示和震慑:让怀恶的人放下屠刀,让善良的人提高警惕。

  《法医秦明》系列已经写了100多个案件,涵盖各类案子。“就像打谣言疫苗一样,让大家有防谣的免疫力。虽说我们国家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没有之一,但有人的地方就有犯罪,还是要心怀警惕。”

  2016年,张若昀、李现主演的《法医秦明》一开播即成现象级网剧,搜狐播放量破23亿。

  此后,“法医秦明”开始了改编热潮,“秦明宇宙”这个大热IP先后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动画,还推出全感官浸入式悬疑剧场,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只要有时间,秦明也会第一时间追这些作品。

  2022年起,《玩偶》《无声的证词》《偷窥者》接连被改编成动画在快手上线。2023年5月,动画《无声的证词》上线后,仅4小时播放量即破1000万,目前动画正片播放量超1亿。

  为推广法医工作,秦明还参与了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第一季和第二季的录制。节目里,秦明把自己的第一本书的手稿送给了刘成篪等实习法医,希望后辈们可以传承这份法医精神。

  现在,秦明和节目的嘉宾、学生们始终保持着联系,偶尔,学生还会向他求教遇到的难题,秦明也会一一耐心解惑。

  今年2月,由俞灏明主演的《天谴者》在山东开机,刚好赶上秦明工作最忙的时候。虽然没时间去探班,但秦明会在剧组的群聊里跟大家讨论法医专业的知识点,希望在不影响观看效果的情况下,把法医这一职业拍得更加专业。

  剧里的“秦明”俞灏明也常找秦明聊天,向他求教专业问题,“他喊我明哥,我喊他明弟。”

  网剧《天谴者》开机时,秦明正在重新编写这本书,他笑着告诉我“这本书今年会获得新生”。他又透露,接下去《燃烧的蜂鸟》第一部和《玩偶》也会被改编成网剧。

  今年是“法医秦明”的第12年,秦明的创作,逐渐从对个体个案的刻画,扩展到了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关注,以及案件背后的思考和剖析。

  被问及印象最深的案件时,秦明却选不出来:“对读者来说,故事可能只是一闪而过,但对于法医来说,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令人唏嘘的故事,都铭刻在我们心里。”

  2023年,秦明出版新书《白卷》,聚焦青少年心理压力和背后的亲子关系,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新书首发时2000本签名书一秒售罄,西西弗签售会还创下现场销售4000多本的记录。

  最近,秦明刚刚写完《燃烧的蜂鸟》第二部,计划在暑假出版。这个系列是根据秦明父亲的工作笔记改编的,说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警察破案的故事。在没有DNA技术和监控录像的年代,痕迹检验和法医工作是侦破案件的关键所在,有一批年轻人为留存物证、侦破真相付出了努力。秦明说,父亲曾在公安机关承担痕迹检验工作,看着他的回忆录,常常被感动到泪流满面,“我有必要把老一辈的精神通过小说呈现给现在的年轻人,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秦明透露,《燃烧的蜂鸟》第三部也将启动策划:“这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会先把这个系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