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生入学人数仍处高位,学校想尽办法应对
拿到调剂方案后,杭州妈妈松了一口气
本报记者 朱丽珍
民办小学和民转公小学发布报名名单、公办小学第一批信息核验……都说去年是“幼升小”人数最多、形势最严峻的一年,今年杭州适龄的小学新生虽然比去年的15万略有下降,但入学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新开学校、搬迁新校区……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教育部门、学校都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有家长原本因为要被家门口的公办小学调剂而郁闷,了解到方案后松了一口气:“除了距离稍微远一点,其他还挺好。”
今明两天,公办小学进行第一批现场信息核验,请家长们记得带上规定材料,准时前往办理。
民办小学派位比出炉
公办小学入学人数仍处高位
今年,多位杭州公办小学的校长透露,新生入学人数仍处高位。
有校长说,房产新政推出后,临时购买学区房的家长多了不少,有的学校一个月就新增了20多位户籍生。
还有热门公办学校老师说,学校一个年级十多个班级,每个班级人数已经达到极限。“去年落户年限要求近3年,调剂走的户籍生有100多位,今年第一天线上登记就有400多人,预估落户年限要求也不会低。”
有的公办学校,具体班级数和班额人数,目前都还没有确定。“得根据现场审核情况再来看,集团统一安排。”
选民办、民转公学校还是公办学校,一直是摆在不少家长面前的一道艰难选择题。
杭州市民张先生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为此提前购买了一套学区房,买房时特地了解过对口的公办小学,落户年限要求在9个月左右,而且距离步行可达。没想到这两年“幼升小”人数激增,对口小学的落户时间也水涨船高,去年提高到了近3年。
“今年报名前提前打听了一下,跟去年情况应该差不多,我们落户年限一年半,远远不够。”在“幼升小”报名那段时间,群里20多位一年级新生家长都很焦虑。有家长打听对口公办小学的调剂方案,有家长考虑报辖区的民办小学,但不管哪种方案,家长都难免纠结。
“民办学校每年学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听说民办学校平时课业抓得很紧,会担心孩子能不能跟上学习进度,压力会不会太大。”眼看家门口的公办小学没有入学希望,张先生选择了附近一所民办小学,摇号碰碰运气。
还有的家长,从一开始就果断选择摇号入学。“最担心的就是报名摇号人数太多,很难摇中。”
6月28日,杭州各区教育局陆续发布民办小学(民转公学校)报名人数情况,从派位比来看,有升有降。
拱墅区的杭州观成实验学校(小学部)(民转公学校),计划招生126人,报名人数1053人,派位比8.36∶1,高于去年6.8∶1。
钱塘区养正小学(转公)计划招生252,报名人数1448,派位比5.75∶1,高于去年4.09∶1。
西湖区杭州市钱塘外语学校(民转公学校),计划招生84人,报名人数371人,派位比4.42,高于去年3.71∶1。
而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学校、大关小学(转公)、长江实验小学(转公)等多所学校派位比高于3∶1。
启用新学校、搬迁新校区
想方设法腾挪更多学位
一边是家长焦虑孩子要被调剂,而另一边,为了腾挪出更多学位,教育部门和学校也想出了很多办法。
早在5月份,综合考虑区域内学校分布、学校规模、适龄学生人数、交通状况等因素,拱墅区拟定了《杭州市文晖实验小学等4所学校学区划分方案(征求意见稿)》,涉及杭州市文晖实验小学、杭州市文润小学(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文润校区)、杭州市育才大城北学校(小学部)等三所小学。其中杭州市文晖实验小学是新学校,杭州市文润小学今年则是新校区投入使用。
另外,拱墅区还有杭州大关小学教育集团学院路校区也搬入新校区。
而在滨江区,杭州市科创小学、杭州二中附属第一学校两所新校将于今年9月招生。
其中科创小学总投资5.8亿元,坐落于滨康路华为杭州研究所南侧,附近是高新企业集聚地。今年一年级招收4个班共180人;杭州二中附属第一学校是由杭州二中承办的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今年也招收4个班级。
这些活动场地更大、硬件更好的新学校、新校区,都有效缓解了周边新生的入学压力。
陈女士女儿原本面临调剂问题,她特地向对口公办小学打听了调剂方案。其中一个方案,是到公办小学今年启用的一个新校区,听说小班化教学,一个班级30人;另一个调剂方案,是到3公里外的另一个教育集团的新校区。
“这两个方案其实都挺好的,能够保留回到对口初中,而且新校区硬件设施更现代化,活动场地更大。我们几个孩子要被调剂走的妈妈听说后,都松了一口气。”要说问题,大概就是上学接送,尤其公办小学对应的新校区,距离小区单程有7公里左右,“每天路上花费时间比较久,如果长辈不会开车,接送也麻烦。”
陈女士特地向学校老师咨询,考虑到实际情况,学校会考虑开通两个校区之间的校车,省去家长接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