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越来越厚,什么样的鞋算好鞋
康复专家:上班族生活、步行等,建议穿薄底鞋
![]() |
湖滨银泰的一家鞋店 黄慧仙 摄 |
本报讯 “90后”章小姐最近成了洞洞鞋的忠实拥护者,无论上班还是出游,脚上必是一双萌萌的洞洞鞋。
确实,近日“帆布鞋为啥不流行了”的热门话题让她蛮有感触:“帆布鞋底比较硬,而且它修饰腿型、显高之类的作用也比其他鞋子弱一些,所以现在穿得比较少。”
什么样的鞋才称得上“好鞋”呢?为此,本报记者走访了几家杭城的帆布鞋店铺,还采访了康复医学科的相关专家。
比起运动鞋凉鞋
帆布鞋出现频率较低
帆布鞋、德训鞋、老爹鞋、玛丽珍鞋……如今,在市面上,我们对鞋子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
在杭州街头,记者观察了一圈大家脚上所穿的鞋,从形形色色的运动鞋到各式凉鞋,帆布鞋的出现频率相对较低。
在对几位“90后”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性价比、舒适度,以及对身形的修饰效果等,成为很多人选鞋时最看重的因素。
“运动鞋走路舒服,而且很多都有增高效果,‘矮子乐’嘛!”嘉兴人吕小姐身高1米55左右,她平时挑鞋更倾向于厚底的,走路也不累脚。“现在的运动鞋都号称‘踩屎感’,穿多了运动鞋,就不想穿薄底帆布鞋了。”
绍兴人施小姐初入职场时曾是帆布鞋的忠粉。她说,现在自己对鞋子的要求主要是舒服耐穿,有时也会根据具体上班场景来选择不同的款式。因此,现在运动鞋、单鞋等穿的频率更高了。
杭州人邹先生对帆布鞋的记忆则停留在高中时期。如今,各种球鞋已成了他鞋柜里的绝对主角。“品牌、款式、撞鞋率是我挑鞋时最看重的几大因素吧!”在他看来,帆布鞋鞋底较硬,脚感往往不够舒适。
如何挑选合适的鞋
康复专家支招
那么,什么样的鞋算一双“好鞋”呢?
“没有‘不好’的鞋,只有‘不合适’的鞋。”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林坚说,鞋子的作用就是两种:一是隔绝脚和地面;二是将地面的支撑作用传递给脚。薄底鞋缓冲能力较弱,穿着时脚感往往不如厚底鞋;但与此同时,因为其薄的特性,鞋子又能很好地将地面的支撑作用及时传递给脚,增强了脚对地面感知的敏锐度。因此,并非底越厚越软的鞋才是好鞋。
“鞋子要因人因地因事而宜。”林坚说,脚型、活动时的做功位置等,是挑鞋时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像帕金森患者、老年人等原本反应就较为迟钝的群体,就不太适宜穿着厚底鞋,容易加重走路的不稳定感,带来跌跤等风险。“老年人其实就可以选择薄底鞋,既透气又安全。”
对于上班族而言,平时锻炼时可穿着中厚底的跑鞋,鞋子的回弹力可为脚部带来强缓冲效果,脚感体验较为舒适;但在日常生活、步行等情境下,还是建议穿着薄底鞋,从而增加走路的稳定性。
此外,这几年间为追求舒适度,不少年轻人还将目光投向医生手术时穿着的洞洞鞋。
对此,林坚表示,医生穿着洞洞鞋主要是出于透气、消毒方便等因素考虑,但由于其底和边缘处都较厚,脚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便变得迟钝,增加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近来屡见不鲜的洞洞鞋卷入扶梯中的安全事故就是一大例证。“在舒适度和安全性上,还是要做好平衡,在合适的场景穿合适的鞋很重要。”
本报记者 黄慧仙 通讯员 陈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