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薅羊毛,有人列了excel表

返回

平台促销大战打响,网友吐槽优惠复杂程度堪比奥数

为精准薅羊毛,有人列了excel表

作者:本报记者 陈颖 阅读数:0
杭州女孩杨婧制作的excel表
买什么、怎么买成了大问题
视觉中国供图

  10月14日,天猫、京东、拼多多均选择在这一天开启大促预售。从时间来看,今年的网络平台营销大战来得比以往更早,持续时间也更长。

  不过,不少网友反映,今年的预售规则实在太复杂,想要成功薅到羊毛,需要耗费“洪荒之力”,除了要熟悉各家不同的复杂规则,还要用到数学。

为了精准使用优惠券,她专门制作了excel表

  杭州女孩杨婧为了囤货时能精准用上每一张优惠劵,专门制作了一张excel表。

  “14号预售一开启,我就开始动手制作这张表。” 杨婧说,她制作的表里有12项类目,涵盖了定金、跨店满减、品类劵、平台消费券、直播间红包、尾款等。

  “计算规则感觉比去年要复杂一些。”随着玩法不断变化升级,杨婧近三年每逢大促都会制作这样一份表格,今年的这份表格是类目最多的。

  “这简直是在考验我的计算能力。”杨婧说,以在淘宝购买美妆等产品为例,88VIP会员可以领取两轮满7000元减560元、满3000元减240元的消费大额券,同时,美妆品类满2000元减280元,生活用品类满200元减20元,她就会选择2000元的美妆产品加1000元生活用品一起下单。

  她打算分两次购买7000元左右商品,“先后使用两张满3000元减240元的淘宝大额券。”

  预售期间,杨婧还需要计算平台立减或跨店满减优惠后的商品实际总费用,“以免总数不够3000元。”

  这么费时费力,是为了确保拿到最低价。杨婧解释说,日常线下购买大公鸡品牌的去油污用品,一瓶约21元,而在某直播间里价格为88元4瓶,如果不叠加优惠券,其实比日常还要贵一块钱。

  根据杨婧的观察,今年第一波预售期间,不少品牌都要先付定金。各大主播和品牌直播间基本都会发放红包,大部分可以用来抵扣定金,也有抵扣尾款的,“规则并不相同。”

  “抢红包的过程挺累人的。”这几天,杨婧常常蹲守在直播间,“每隔一段时间会发放红包雨,需要定时去抢。”

  一场总额500万元的红包雨,杨婧每抢到一次红包能获得2元到3元优惠,不过不是每次都能抢到,“抢不到的时候更多。”

  这几天,她已经在某直播间抢了总共200元红包,“我在这个直播间下单了3件商品,要支付定金160元,现在可以用红包抵扣,就不用出钱了。”

促销规则太复杂,她很怀念以前简单的日子

  “各项优惠综合计算之后,今年‘双11’的力度还是挺大的。” 杨婧说,在各种抵扣后,不少商品的到手价格比今年“618”和去年同期更优惠。

  不过,她还是更怀念双“11”只有一天的日子,“没有那么累人,直接就是最低价。”

  复杂的规则同样引起金华消费者陈女士吐槽。

  “堪比奥数。”陈女士说,10月16日帮朋友下单了一只小米手机,“货比三家,以为买到了最便宜的,没想到放在购物车的同款手机第二天降了27元,这一算又买贵了。”

  杭州的李女士也有在平台大促期间比价的习惯。

  “这段时间不容易,打开购物软件,规则复杂,不做好比价、不提前加好购物车的话,到尾款支付日肯定手忙脚乱,搞不好还会错过优惠。”

  不过,李女士这次没有专门制作表格,理由是不想过得太累。她同样怀念“双11”活动只有一天的日子。而现在,像天猫“双11”活动,从10月14日晚上8点开始,经过预售期、尾款支付期、现货售卖期等阶段,直至11月11日才结束,淘宝、京东也类似。